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经济体制转轨深化时期政府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问题,在这一关系链中,稳定与发展是目标,改革是手段。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这三者关系是否恰当处理,需要通过经济的周期波动反映出来。本文认为,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是经济本身发展不平衡的表现,而且是经济本身借以实现调节的必然过程。这一调节过程,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节实现。为此,我们选取两个时期(1914—1936年和1953—1976年)进行比较分析,阐明:(1)有效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周期波动有规则性的根本原因;(2)有效的政策调节能够抑制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由此,通过经济的周期波动过程,完成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的有效变革,以维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 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概念、阶段及波动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水平扩张和收缩有规律的交替过程,它是经济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周期波动具有四种态势: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其中,繁荣和萧条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两个主要阶段,它们是经济进入扩张期或收缩期的转折点,该点的状态和水平,直接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性质和波动程度。据此,进而着重分析西方的经济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作了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从制度因素、货币因素、投资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周期理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政府干预经济理论、霍特里的纯货币理论等具有代表性。在此,试图运用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探索中国近现代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从而揭示出可资借鉴的有规律性的问题。 为了探寻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根源,本文在第二部分比较分析 1914—1936年和 1953—1976年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原因。首先在近代中国经济统计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批发物价水平波动状态,揭示出1914—1936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脉络。本文认为,1914——1936年中国经济一共发生两次中期波动和7次短期波动,其中,持续时间为3年左右的周期波动出现4次,其波动状态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明这一时期经济的周期波动具有一止规则。但从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高度、深度和平均位势来看,这一时期波动呈现“中位——一强幅型”,又表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震荡较大。为了说明 1914—1936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表现出的以上特征,本文对周期波动的成因进行重点分析,分析从三个方面展开:门)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不断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有规则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近代中国企业组织形式及治理结构的演进、“官利制度”在企业财务制度中的演化以及经济法制建设的分析,阐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段时期中国公司制度具有较为充分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企业制度的有效变迁,从根本上促使经济波动具有规则性,并为经济的缓慢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2)货币供给的扩张与收缩直接促进近代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形成。货币供给量的增减,直接导致价格水平的涨落,从而形成经济的短用波动;u)政府门 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抑制或加强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所谓叫 周期”调节,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在方向上顺应周期波劾态势;所谓“逆周期”调节,是指政策调控逆周期波动之势,经济过热,采取紧缩措施,经/济萧条,则采取扩张措施。191岑一一936年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 卜曾实施‘* 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波动的幅度,但总体上经济波动振幅较大,经济糟长的稳定性较差。 其次,本文在第二部分还分析1953——1976年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和原因,我们认为,1953——1976年经济周Z期波动的特征为:无规则、振幅大、峰高谷深,用一句话概括,叫作“大起大落”。出现这种特 2.征的原因在于:(l)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安排的障碍。这一制度障碍 主要表现为:集中的资源配置制度、以产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投资制度7和统一的分配制度;u)政策变动的不规则性;u)单一的“顾周期” 调节。一方面实行“强制积累”的财政政策,另一方圃椎行自行扩张 的货币政策。:-再次,本文将两个时期波动特征和成因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 两个时期波动的共性是:经济周期波动振幅大。1914—1936年波动幅 度平均值为12.3O,1953——1976年波动幅度平均值为20.7o,均为“强 幅型”。两个时期波动的特殊性为:周期波动有无规则性。1914——1936 年经济的周期波动有规则可循,周期运行遵循一定的时间序列:而 1953—1976年周期波动没有规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