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正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走向完全市场经济,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革,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市场地位上的变化,引发了尖锐的劳资矛盾,导致近年来群体性突发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基层政府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是我国政策方针落实的第一线,也是预防、处置和善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承担着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但是由于基层政府可以调配的社会资源极为有限,所以如何通过提升应急管理能力,高效调配社会资源,有效预防、妥善处置和积极善后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当前我国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公平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应急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劳资纠纷调处为视角,综合运用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知识,深入分析探索“我国基层政府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这一课题。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临时性指挥,处理方式粗暴,被动开展工作和应急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健全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预防能力不足,应急处置机制存在缺陷,应急善后工作不力。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应急管理制度的分析,借鉴其先进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我国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构建科学的应急管理体制;完善应急预防机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善后机制;提升公职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调节社会纠纷,妥善解决社会矛盾,保障区域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