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脱媒”现象的出现以及投资基金的兴起,带来了商业银行传统功能在整体上的弱化。商业银行职能需从“融资中介”到“服务中介”的转变,风险管理职能将会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方向。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市场对利率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增强;目前我国金融业已完全对外资银行开放,并且其在利率衍生品业务开展上经验丰富。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也应该发展利率衍生品业务,把握这一市场,为客户提供利率风险管理服务。目前,对商业银行利率衍生品业务的研究多是从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角度进行,本文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商业银行开展利率衍生品业务为客户提供利率风险管理服务。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是否需要开展利率衍生品业务,着重研究了如何开展业务,如何利用利率衍生品为客户提供利率风险管理服务以及今后的业务发展规划。对于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现有理论都是按照无套利定价原则对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互换定价,没有提及市场风险加价如何确定。考虑到银行承揽了客户的市场风险,本文提出了实行无套利定价+风险加价的模式。风险加价根据银行自身竞争力和外部环境,选择介于单笔合约和组合合约之间的某一个风险比率确定,这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针对衍生品业务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和利用展望理论分别分析了衍生品业务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对于市场风险管理本文提出要采用对冲策略+压力测试为辅的VaR风险管理策略。最后,提出了业务开展存在的其他问题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