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市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高龄化趋势明显。随着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全、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提前退休现象的普遍存在,以及人们对休闲价值观的转变,老年人闲暇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闲暇是老年人生活的主线,闲暇时间成为测量老年人生活活动乃至社会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尺度。老年人的闲暇时间状况既反映了老年人口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和老年人口素质的差异性,也反映了老年人口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性。本研究作为从时间维度探究老年人闲暇的探索性研究,将主要从闲暇时间量,即老年人每天实际有多少时间用于闲暇这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过去的研究一般认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籍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来源、职业类型及健康状况等与老年人的闲暇时间状况有关。本研究将利用2005年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的“北京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现状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中关于老年人闲暇时间状况的数据,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分析以上因素与北京市老年人闲暇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家庭规模这一因素对北京市老年人闲暇时间的影响。同时,本研究也将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北京市老年人闲暇时间与睡觉时间、做家务时间等其他生活必需时间的互动关系。
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北京市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在性别和城乡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睡觉时间、做家务时间等生活必需时间与闲暇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3)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家庭规模与老年人的闲暇时间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家庭规模越大,老年人的闲暇时间量越少,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