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丙甲草胺和乙草胺均属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它们在水田中活性极高。但是,这两类除草剂在水田使用时易对水稻幼苗产生药害。植物性安全剂来源于植物,能够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药害,且不降低除草剂的活性,环境相容性好,不会给环境造成新的压力。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用室内生测方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A、B、G提取物进行了解毒效果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对植物A、B、G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煎煮法、冷浸法、索氏提取法进行提取。实验结果显示,用超临界CO2提取的G提取物对异丙甲草胺的解毒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提取方法,植物G提取物的浓度为80g/L时,对异丙甲草胺的解毒效果最好。植物A、B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索氏提取法,A提取物的浓度为80g/L,B提取物浓度为40g/L时,对乙草胺的解毒效果最佳。 2.植物A、B、G提取物对水稻保护作用的盆栽试验表明,G提取物能明显地保护水稻免受异丙甲草胺的伤害,与对照(清水处理)相比,施加了G提取物的水稻株高和分蘖数接近对照水平。植物A、B提取物都能明显减轻乙草胺对水稻的伤害,水稻的生长也基本恢复到了对照的水平。考种结果也表明,施用超临界CO2萃取浓度为80g/L的G提取物,用索氏法提取A、B的提取物浓度分别为80g/L、40g/L,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实际亩产等指标都接近对照水平。 3.稗草施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后再分别施加最佳保护浓度的植物提取物,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并不影响这两种酰胺类除草剂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4.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B、G提取物浸种,种子发芽率较低。且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施用除草剂后株高和鲜重受到明显抑制,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用提取物浸种处理种子,不能解除除草剂对水稻的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