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呼吸作用向大气释放CO2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环节,它已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处于半干旱区的沙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类型沙地不同时间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土壤微生物碳量、土壤微生物氮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经过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用主成分分析法排序并筛选出影响土壤呼吸过程的关键因子,旨在深入探讨沙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为半干旱区草原沙地生态系统碳素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沙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变化特征为:在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曲线特征不同,表现为5月、7月为双峰曲线,其中最大峰值出现在7月流动沙地0:00时,为-1.684μmol s-1·m-2,最低值出现在5月流动沙地0:00时,为-0.167μmol s-1·m-2;10月份为单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随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紧实度及全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季节差异大于不同类型沙地间的差异。2、沙地土壤呼吸过程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所测定的53个因子综合影响力排序为: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含水量>土壤矿质元素和土壤微生物氮>根长密度和土壤矿质元素>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碳。其中,土壤物理公因子影响力排序为:F物1>F物2>F物2;土壤矿质元素公因子为:F矿1>F矿2>F矿3;土壤微生物公因子为:F微1>F微2>F微3;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公因子为:F植1>F植2。3、沙地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均值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其过程的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含水量、土壤矿质元素、土壤微生物氮、根长密度等因子均表现出季节差异大于不同类型沙地间差异,只有影响力最弱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碳等因子表现出不同类型沙地间差异大于不同季节间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进一步确认,植物生物量、盖度等因子为影响土壤呼吸过程的关键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