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blimity in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Poems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t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写作在英国文学史上已有漫长的历史。“自然”特别受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青睐,他们通过诗歌描述自然的美并领悟自然中的真谛,藉此批判社会上的邪恶与不公。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之下,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代表的“湖畔派”诗人在创作领域发起了被后来人称为“诗歌革命”的运动,此运动是对当时新古典主义文学的一种反驳。从这个意义上讲,浪漫主义诗人开拓了新的诗歌创作理论与技巧。作为“湖畔派”的代表诗人,威廉姆·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推崇非比寻常。他曾于自然当中寻找永恒的智慧和心灵慰藉,努力探求精神上的庇护与救赎。   然而,是什么力量促使华兹华斯转向自然,并从中寻求力量、灵感与庇护呢?这一切应源于支撑他对自然的钟爱与热情的西方文化传统中遗传下来的自然宗教(包括泛神论)和康德的崇高美学思想。论文的作者认为,华兹华斯的创作思想能反映19世纪西方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转变。华兹华斯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崇高,并把这种对神性自然的崇高性追求作为他的诗歌创作中美的来源。因此,他崇尚“回归自然”,强调自然在引导个人寻求真善美中的重要性。他把自然看作是人类精神、灵魂的导师,因为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就是上帝神性力量最直接的体现。   华兹华斯“崇高”自然的主题和他在诗歌中实现这一主题的策略也吸引了本文作者。因此,本文将围绕泛神论与崇高美学理论,同时结合华兹华斯的诗学主张,来探索他的“神性自然”的思想。首先讨论了华氏自然诗中四个基本且重要的策略:自然语言(人们从自然中获得的语言和自然发出的“语言”)、淳朴的乡人、诗人的想象力、童年。其次,把华兹华斯眼中的崇高自然对人类的价值概括为四个方面。然后进一步追溯回归自然原因和自然诗歌中“崇高”思想的来源。同时,论文将分析一些诗歌中崇高思想的体现。本文的最终目的是把华兹华斯诗歌中崇高自然的思想详细地展示出来,唤醒现代人对大自然尊重热爱、保护的意识,并呼吁人们回归大自然。   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部分。首先,着重介绍华兹华斯的生平经历及其与一些诗歌创作的关系。其次,对浪漫主义诗歌与古典主义诗歌作了一个大概的比较。此外,本章对国内外主要的华兹华斯研究做了简洁的综述。   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追溯崇高思想的发展历程,主要是康德的崇高对浪漫主义时期崇高美学的影响,并研究了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和自然观。   第三章探索华兹华斯钟情于神性自然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政治原因和个人身世、信仰两大方面。具体来讲分别是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华兹华斯早年成为孤儿的经历以及他对泛神论思想的倾向。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部分,分三部分集中论述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崇高”。基于前三章的研究,首先,作者挖掘了华兹华斯用以呈现自然崇高的策略。其次,本章节讲谈论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崇高的表现,并以“水仙花”、“丁登寺”和“彩虹”这三首诗为典型例子。展现崇高是个人对外在自然力量的心理感应,以及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升华诗歌的重要作用。最后,以华兹华斯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来说明崇高自然对人类的宝贵价值:自然作为治愈者、自然作为避难所、自然作为救赎者。   第五章将总结全文并揭示本论文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作者强化了文章的研究主题,突出强调了对华兹华斯诗歌中崇高美学思想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对华兹华斯诗学的认识,丰富对其诗歌解读的角度或者可能性。其次,作者通过回顾前四章节中所讨论过的核心内容,得出一个比较合乎逻辑的结论:华兹华斯很好地把自己的泛神论信仰和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史上很受欢迎的“崇高”美学思想结合在“自然”这一永恒、却常说常新的主题之中,足以体现出了他高超的诗学造诣。最后,本文再一次强调华兹华斯对浪漫主义诗学独一无二的贡献以及他在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并肯定了他的诗学遗产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其他文献
多名年富力强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官员近期赴各省份任职。外派基层的“京官”基本都属于“60”后官员,年富力强,而且学历高。据中国新闻社消息,今年中组部从54个中央部委选派66
构树产于中国,分布广,是一种综合应用前景广的树种,主要被用于饲料、药用、绿化、生态修复等领域.文章就其生物学特征、地理分布及当前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
在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语块,其语言结构兼具词汇与语法的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越来越关注词块教学方法而非传统的单个词的词汇教学方法。词块
接受美学是上世纪60年代由尧斯(Jauss)和伊塞尔(Iser)以现象学和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接受实践为理论依据所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作为接受美学的主要构成成分,“期待视野”
谷干城作为明治时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日本广为人知,而目前国内尚未发现有关谷干城的研究。谷干城具有较高的汉学素养,与近代中国多位驻日外交官员有所往来,对近代中日关系也有
如果你问我,我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毛主席接见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照片。那是在1965年的盛夏,我们为了贯彻毛主席关于“全国人民学解放军
期刊
期刊
近代以降,中日韩三国间文学关系愈发密切,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量传入中韩两国,在两国掀起一股翻译·翻案热潮,其中政治小说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小说类型,在翻译·翻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