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系国外学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提出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为有机地球化学的深入研究和更好地服务于油气勘探实践,提供了一个与地质历史时空配置的良好平台。但国内目前在此领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国外的研究成果也多为海相。为将这边缘学科应用于陆相沉积盆地作探索性工作,本论文以百色盆地第三系烃源层为例,并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生油层,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运用常规和分子地球化学方法,以大量化验分析资料,系统地剖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生源构成特征及其在地层剖面上的变化特点;揭示层序地层与烃源岩发育、分布的成因关系,分析烃源层在不同体系域中的分布规律和地化特征及其与盆地演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首次在层序地层格架中进行油/岩对比,确定了主力油源层及油源区,并探讨了油气在层序地层中的聚集、运移、成藏规律。
本论文主要以层序Ⅱ烃源岩为研究对象。经研究有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
1.百色盆地低位体系域的有机质丰度指标明显低于湖进和高位体系域。不同体系域泥岩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其保存条件、有机质产率及沉积速率等因素有关。该盆地最佳烃源层主要发育在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中下部。
2.柴达木盆地各体系域有机地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明显有别于百色盆地。表明咸水湖相生油岩有机质含量的控制因素有其特殊性,其变化规律主要取决于湖盆生物产率、碳酸盐含量及盐度等因素。
3.百色盆地不同体系域单元生油岩的有机质类型和生物标志物组成与分布特征也有明显差异,表征着不同的有机质生源构成和沉积环境。
4.百色盆地不同地区的主力烃源岩分别为不同的体系域单元。百色盆地东部坳陷中、东部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层序Ⅱ湖进和高位体系域生油岩,而西部坳陷及东部坳陷西部的原油则主要来自层序Ⅱ低位体系域烃源岩。盆地的油气分布均具有就近运移及聚集的成藏特点。
5.本研究成果不仅将对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今后在陆相沉积盆地的应用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也为百色盆地深化油气勘探、目标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论文在如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进展:
1、对典型陆相盆地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性的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并首次在层序地层格架中进行油气源对比研究。
2、以分子地球化学方法深化了层序地层烃源岩研究,为以后应用生标参数识别和划分层序地层单元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3、初步发现了陆相盐湖盆地有机质丰度等的变化与层序地层单元无关的现象。
总之,本研究成果初步表明,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完全可应用于陆相沉积盆地的研究,尽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陆相层序地层有机地球化学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实践,而且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陆相成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