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TGF-β的水平,分析三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水平与健康人的区别;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三者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三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相互关系;为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抑制机制提供线索,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reg在CD4+淋巴细胞中的比例,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与健康组外周血中Treg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外周血中的Treg的关系。2.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MDSC在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MDSC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外周血中MDSC的关系。3.采用ELISA法检测11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血清中TGF-β的表达水平,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GF-β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外周血中TGF-β水平的关系。4.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Treg、MDSC及TGF-β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相互关系。5.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reg与MDSC,TGF-β与Treg、MDSC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外周血中Tre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的表达,高级别组水平高于低级别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肿瘤数目以及肿瘤复发与否对外周血中Treg水平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外周血中MD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DSC的表达水平,高级别组水平高于低级别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肿瘤组MDSC的表达水平高于单发肿瘤组,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以及肿瘤复发与否对MDSC的水平无显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著影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外周血中TGF-β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外周血中TGF-β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高级别组水平高于低级别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期、肿瘤数目以及肿瘤复发与否对外周血中Treg水平无明显影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Treg表达水平与MDSC呈正相关(n=57,r=0.433,P<0.01),外周血中TGF-β与Treg、MDSC表达水平表达分别呈正相关(n=114,r=0.515,P<0.01;n=57,r=0.353,P<0.01)。结论:1.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MDSC及细胞因子TGF-β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2.Treg、MDSC及TGF-β的表达水平高级别组水平高于低级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免疫抑制因素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状态越严重;而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的分期对Treg、MDSC及TGF-β的表达水平影响未见明显差异,有可能与本研究中肿瘤高分期病例数较少有关,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与MDSC水平呈正相关,TGF-β与Treg、MDSC分别呈正相关,提示肿瘤患者体内免疫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免疫细胞之间,免疫细胞与免疫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