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2017年4月、11月和2018年4月、11月)的鱼卵、仔稚鱼调查的数据。运用生态类型、相对重要性指数、种类更替率、资源密度、物种多样性、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分析了浙江南部近岸海域鱼卵、仔稚鱼的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现状,同时探讨了鱼卵、仔稚鱼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种类组成及优势种:浙江南部近岸海域两年4个航次共捕获鱼卵、仔稚鱼72种,隶属9目32科,捕获到鱼卵有28种、仔稚鱼有48种,已鉴定出的种类皆属硬骨鱼纲,生态类型以底层、暖水性和暖温性种类为主。春季鱼卵优势种为鮻(Liza haematocheilus)、仔稚鱼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秋季仔稚鱼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调查发现的重要经济种主要有:银鲳(Pampus argenteu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us)、黄姑鱼(Nibea albiflora)、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和鳀(Engraulis japonicus)等,表明浙江南部近岸水域仍然是东海主要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之一。2.主要种类分布及类群:资源密度空间分布表明,春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分布在沿岸海域湾口及河口,秋季鱼卵、仔稚鱼大多分布于外侧深水海域。聚类分析研究表明,2017年和2018年春季均可将48个站位划分4个群组,而秋季均可划分3个群组,通过NMDS排序检验得出,胁强系数均小于0.2,表明排序效果有一定的可信度。群组内特征种及群组间分歧种均以底层鱼类为主,春季主要为鮻、矛尾虾虎鱼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秋季主要为龙头鱼和小公鱼属未定种(Stolephorus sp.)等。3.物种多样性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2017-2018年春季的物种多样性均大于秋季,这与调查的季节、海域面积有关,春季大多数鱼类洄游至沿岸海域繁殖、栖息,秋季水温降低鱼类洄游至深水区域。环境因子分析表明,鱼卵、仔稚鱼空间分布受水深、温度和盐度影响较大。本研究表明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春秋季鱼卵、仔稚鱼主要底层、低质的饵料性鱼类为主,大个体、高营养级的鱼类很少,这表明原有的鱼类群落结构遭受损害严重。因此,合理的保护、有效的修复、科学的养护和管理是今后浙江渔业乃至全国渔业的发展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