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众多国际学者的关注。西方众多语言学家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对于语言景观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从语言景观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标牌语的著作却不是很多,并且有关标牌语的研究大多注重对标牌的描述,对于标牌背后的深层涵义分析则相对缺乏。基于此,本文将依据语言景观的相关理论,借鉴Huebner提出的SPEAKING模型,对南宁市东盟商务区的语言景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东盟商务区内商业街的语言景观为研究对象,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微单相机采集信息,实现定量分析中的数据收集,了解南宁市东盟商务区标牌的语言使用状况。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实现定性分析,揭示语言景观背后的深层涵义。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东盟商务区的标牌可分为自上而下的官方标牌和自下而上的私人标牌;其次,中文语码在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中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且后者更为复杂,可从语码选择、字体特征和名称分析等角度来分析其特点;最后,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都具有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