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增加、城市用地扩张等引起的土地退化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以矿区为代表的土地退化最为严重。遥感具有大范围、连续监测的优势,而GIS分析具有挖掘隐藏空间信息的能力,两者的结合可以解决传统土地退化研究中获取数据困难以及挖掘空间信息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以神东、准格尔矿区为研究区,采用多源遥感调查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2012年-2017年土地退化因素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退化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土地恢复治理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五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结果表明,两矿区土地利用最大变化幅度出现在2012年-2014年间;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上,准格尔矿区要比神东矿区快,前者年变化速率最大为27.44%,后者为3.67%;在土地利用转移上,神东矿区最大转移量达2171.6公顷,主要为固体废弃物向矿区恢复治理转变,准格尔最大转移量为393.7公顷,主要为采场挖损向固体废弃物转变。2、五年塌陷监测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共存在塌陷40处,准格尔矿区9处;两矿区塌陷条带长度主要集中在1km-2km之间,宽度主要集中在0.15km-0.2km之间;塌陷深度上,神东矿区主要集中在2m-4m之间,准格尔矿区为6m-8m之间;监测期内塌陷条带数量及条带累积长度整体呈上升趋势。3、利用哨兵二号数据对研究区水体污染进行调查分析,反映出煤矿开采和土地退化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煤活动是造成矿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为煤炭粉尘,且神东矿区相对于准格尔矿区水体污染更加严重。4、两矿区土地退化演变规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神东矿区土地退化过程呈“增加(2014年)—减小—再增加(2017年)”的趋势,准格尔矿区土地退化过程呈“增加(2015年)—减小—再增加(2017年)”的趋势,在过程变化的时间节点上,准格尔矿区比神东矿区晚1年左右;且土地占用破坏率研究表明煤矿区井下开采比露天开采对土地破坏的影响要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