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格栅的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和建筑体型的不断创新,风洞试验作为研究建筑风响应的主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的实现也得到更多学者的研究。当前尖劈-粗糙元组合系统是进行大气边界层模拟的主要手段,它能很好地模拟各类地貌下的风剖面曲线,但对于湍流强度曲线的模拟往往不尽人意,特别是在流场上部,湍流强度过小往往会造成实验的更大误差。为提高流场湍流强度,减小风洞实验误差,本文将利用振动格栅-尖劈-粗糙元组合系统的方法实现大气边界层的风洞模拟,主要内容包括:分别对振动格栅的形状参数、振动参数和位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参数与对应尾流风速、湍流强度的变化关系,得出基于格栅的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方法。研究表明,为使流场湍流强度有较好的均匀性,格栅堵塞率宜在35%-45%之间,增加格栅宽度能增强湍流强度;增加栅条数目对湍流度影响很小,但能有效地改善流场的均匀性。增加格栅的振动频率和幅值均能增强湍流强度,但湍流强度的波动性也相应增大,故格栅的振动参数不宜过大。格栅位置参数对流场湍流强度影响很大,在格栅尾流中流场达到均匀稳定的风程仅需风洞高度和宽度中的较小值,而在均匀流场内,其湍流强度调控范围也由格栅位置的远近达到7%-21%。入流风速的大小对湍流强度无影响,它仅改变流场风速的大小。建立振动格栅-尖劈-粗糙元的组合模型,以尖劈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组合模型的尾流特性,并得出基于组合模型的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方法。研究表明,增加尖劈底宽和数目均能有效减小流场下部速度并提高其湍流强度,它能较大幅度地改变曲线轮廓,对速度曲线的初步拟合有很大的作用;增加尖劈高度与增加尖劈底宽规律相同,但变化幅度小,适合风场微调;同时增加尖劈排数对流场上部影响不大,但对流场下部能显著增加湍流强度且减小风速,其在风场模拟中对改善风场下部模拟有很大的帮助;而减小粗糙元与试验中心的距离仅对近地风场湍流强度有效,对其他特性无明显影响。为研究组合模拟装置风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提出适用于不同风洞各类地貌的风场调试方法,基于前述所得规律,总结出格栅与尖劈对风洞风场调试的影响,得出风洞风场调试步骤,并引入振动格栅、尖劈、粗糙元建立全尺寸风洞模型,以A、B、C、D四类地貌风场风特性曲线为模拟目标,实现双目标分步拟合,并展开对大气边界层风洞数值仿真的研究。本文首先调整尖劈拟合流场上部风速曲线,再由曲线特性调试湍流强度上部曲线,最后由以粗糙元为主的调整方法模拟流场下部曲线并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大气边界层风洞模拟装置设计参数,验证风场调试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一种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超弹性(SE)的智能材料。将它安装在结构中,可以起到耗能减震的效果。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
强震动的持时对于结构破坏是一个重要因素,而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并未考虑持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典型汶川强地震动记录长持时、多波包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继而计
大直径薄壁筒桩内土芯的贡献对桩竖向承载力影响很大,这也是该桩有别于其他桩的一个重要特点。现有开口桩承载力研究对土芯的认识和研究还很肤浅,导致计算结果与实测相差较大
随着社会的不停发展,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风能在新能源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更加高效合理的开发风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风电场的风力机优化布置是提
在工程中岩体的失稳破坏过程实质就是岩体中的裂隙在工程扰动下的萌生、扩展、及贯通的过程;大量的岩体工程实践表明,岩体的失稳破坏与其岩体中裂隙的分布形式及所处周围的应
结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数量以及采集的实测数据种类有限的情况,造成结构荷载作用状况和整体响应状况认知受限,尤其是结构形式复杂的空间结构。因此基于有限的实测数据获取结构
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问题已成为世界上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却在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矿山尾矿库2700多座,尾矿堆积量高达80.51亿吨。尾矿具有污染与利用的双重性,不仅含有大量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而且也是一种复合矿物原料,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中。我国尾矿综合利用起步较晚,但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尾矿砂用于蒸压砖、加气混凝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建设速度在逐年增加而许多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也暴露出现行抗震设计理论的不足,人们需要建立新的结构抗震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分为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和分析评估与预警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其独立的设备、功能和信息,其设备厂商提供的应用软件
现阶段我国规范设计体系采用的抗震设防思想为“三水准”设防,偏重“小震设计,大震验算”,不能准确把握和控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损伤、破坏性态。为此本文以框架-核心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