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外科手术是解除梗黄的最有效方法,然而围手术期多脏器损害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未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而明显下降,其原因除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外,与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细菌移位引发的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吸收入血及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显著降低,肠黏膜清除细菌与内毒素的能力下降。目前关于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鲜有报道,亦未见胆汁内外引流术解除梗阻对肠黏膜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的影响的研究。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免疫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其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是TNF-α,可激活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然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可导致细胞因子分泌紊乱,严重破坏肠黏膜防御功能,引起内毒素血症及细菌移位,因此开展对梗黄时肠黏膜巨噬细胞及其分泌因子TNF-α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探讨胆汁内、外引流术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阐明梗阻性黄疸形成后肠黏膜免疫屏障受损的机理,以及胆汁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的机制,为临床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成年雄性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梗阻性黄疸组(OJ,n=15)、胆汁外引流组(ED,n=15)、胆汁内引流组(ID,n=15)及假手术组(SH,n=15)。采用改进的造模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第一次手术建立OJ模型(开腹分离胆管结扎并切断)和SH模型(开腹仅分离胆管不结扎),第八天留取OJ和SH的标本,在OJ模型的基础上实施二次手术,建立ID模型(胆管与十二指肠间建立引流)和ED模型(胆管插管经皮引流体外),第15天留取ID和ED的标本。取大鼠末端回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肠黏膜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四组大鼠模型均成功建立。梗黄时大鼠肠黏膜CD68及TNF-α的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平均光密度升高(0.58±0.050,0.28±0.037,P<0.01;0.34±0.040,0.14±0.021,P<0.01)。胆汁内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大鼠肠黏膜CD68的表达与梗阻性黄疸组相比明显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49±0.049,P<0.05);胆汁外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大鼠肠黏膜CD68表达水平虽有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0.55±0.076),但与梗黄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胆汁内外引流术解除黄疸后,大鼠肠黏膜TNF-α表达受到抑制,平均光密度值均降低(0.29±0.034、0.33±0.030),但内引流组较梗黄组有显著的差异(P<0.01)、外引流组则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免巨噬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分泌紊乱,与肠黏膜免疫屏障损伤有关。胆汁内引流术能显著降低肠黏膜炎症因子的分泌,但胆汁外引流术却不能改善这一状况,提示梗阻性黄疸术前通过胆汁内引流术解除胆道梗阻要优于胆汁外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