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信息的人体动作识别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2009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动作识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直都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为其在安全监控、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等很多领域广泛的应用,正受到研究者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体动作识别传统的模型通常是基于像素值的视频数据,容易受到背景、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存在识别精度不高、实际应用难度大等问题。而近期出现的深度商用传感器为这个课题开启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动作序列的深度信息,利用深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人体主要关节的三维位置信息进行动作识别。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整套人体动作识别的模型框架。整个框架分为两大部分:基于深度信息的特征提取和分类器模型的构造。在特征提取部分,尽管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是人体关节三维坐标,相比像素值已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且具有显著物理意义的特征,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包含了人体姿态特征。而人体动作序列作为一种描述人体运动的时间序列,提取的特征应该能够反映人体的运动信息和时域上的变化信息。所以,在人体运动特征提取上,我们同时利用了人体姿态、运动速度、加速度信息构建了能够更好反映关节空间运动特征的描述子。在另一方面,我们使用了图像空间特征提取经典模型空间域金字塔匹配(Spatial Pyramid Matching)的变体——时域金字塔匹配模型来构建时域特征,从不同尺度更好地描述了运动序列的时域变化。分类器模型构造部分包含了本文最重要的两点突破点和创新点:基于多例学习的关键帧提取,以及将时域特征作为隐状态构造出的结构化支持向量机(Struct SVM)。在研究中我们观察到,一类动作和另一类动作会共享很多类似的运动状态,将一类动作序列中的所有帧都标记为该动作类别进行训练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在识别一类动作时,可以仅通过其中的几帧关键动作识别出动作类别,由此可以说明提取关键帧对于动作识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例学习的迭代支持向量机的算法,从动作序列中提取出了关键帧用于模型训练。而在另一方面,对每一帧进行时域信息提取时,需要选择一定长度的时间窗口,在其他模型中,通常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选定一个最优的常数。相似地,在时间窗口内提取时域特征时,传统的时域金字塔模型使用固定的等分的方式分割时间域。但我们认为这些参数反映的是当前帧的运动状态,不能对所有帧都选用一个常数来处理,而在本文中,我们将这几个参数作为隐变量,使用隐元结构化支持向量机(Latent Struct SVM),在训练分类超平面的同时,对每一帧都学习该帧对应的最优窗口长度和时域分割点,建立了能更好表达动作信息、更有判别力的特征。最后在实验部分,分别通过离线和在线实验较为全面地验证了我们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立体视觉是目前计算机视觉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取场景中的深度信息,利用立体匹配算法得到精准的视差图,进而完成场景的三维重构。基于树型结构的匹配是其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如何实现用电户的电表远程抄收与管理问题日益成为配电、用电领域研究的新课题。同时,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发展,GP
目标跟踪技术在自动控制、监控技术、医学图像识别等领域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近年来,目标跟踪技术仍然不能达到人们满意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其应用推广,随着硬件技术的飞快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成熟,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成为当前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同时,基于这些技术产生了许多新的应用需求,如电子商务、个人助理、分布的信息检索等。这些新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在嵌入式系统上的GPS终端的软件设计方法。随着GPS技术在包括道路测控、汽车导航、交通管理、石油勘探、海上作业和紧急救援等军事和民用的众多领域中的越来
在对虚拟仪器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实现远程虚拟仪器的两种方法及其实现技术,一种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嵌入式虚拟仪器,一种是基于DSP和FPGA的微机卡式虚拟仪器。阐
本文深入探讨了VoIP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当前热门的信令控制协议SIP协议的深入研究,提出将SIP协议应用于基于网络的实时语音通讯。SIP协议全称为
随着Web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变、复杂的企业需求的快速增长,Web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并逐渐成为下一代软件开发的主流。J2EE目前已成为Web系统最常用的系
蚁群算法(Ant Colony SyStem,ACS)是根据蚂蚁群体觅食过程中会选择最短路径行进的生物学行为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智能优化方法。该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优化算法,它有较强的解
工作流管理是一个被业界广泛应用并迅速发展的技术,而工作流建模是工作流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文主要是基于Petri理论对工作流建模方法和模型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