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海村,是新时期宁夏海原县在振兴乡村中,由地方政府指导,通过村民或自发或强制搬迁形成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村落。这个新生的村落随着地方社会转型、城镇区域发展、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自诞生之日起便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关注北海村女童家庭教育,对理解当下宁夏南部山区社会、文化、教育变迁有重要意义。“教育一个女童,受益三代人”,女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鲜明标志。过去经济贫困、文教不兴的西海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脱贫致富,社会各界已然对教育尤其女童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女童教育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层面,还有家庭教育这一重要方式方面。众所周知,家庭是女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家庭是女童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接受家庭教育的根本场所。目前,学界关于西海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已经很多,但是家庭教育并不丰富。本文主要以北海村女童为研究对象,以家庭教育为研究方向,立足于人类学/民族学、教育人类学研究视角,通过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北海村女童家庭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处于城乡结合的边缘村落北海村,在新时期女童家庭教育展现出新局面。与此同时,快速的社会变迁、文化革新对村民传统女童家庭教育认知、教育主体、教育观念的造成了一定冲击,出现教育概念模糊、教育主体参与缺失问题、家校教育合作成果不明显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时变方激,北海村需要更好的社会应对和文化适应之策,以更好提升民族地区女童教育效度。政府、学术界可予以及时的政策导向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