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冷战的两极格局中。美苏双方在对抗过程中,为了遏制对方势力的扩张,都向世界范围内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称霸世界。其中,印度——这一南亚大陆上最大的国家,虽然从独立起就奉行不结盟政策,但在美苏争夺的战略布局中仍有较高的地位。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印度的政策,尤其是粮食援助,就是为了在与苏联的冷战争夺中拉拢印度的“人心”服务的。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印度的粮食援助主要是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480公法》和肯尼迪政府时期实际实施的“粮食换和平计划”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其中,“粮食换和平计划”是对《480公法》的继承和发展,它不再像《480公法》那样强调粮食援助的主要目的是处理本国的农业过剩产能(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并不只是为了这一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在冷战中争取印度)。而是直接表明要把美国的剩余农产品作为一种外交武器,将这些粮食“炸弹”变为粮食“子弹”,通过援助别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来为美国获得冷战的战略利益服务,其中印度就是重要的受援国之一。本文利用美国解密档案、政府出版物以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图从美苏冷战争夺的视角出发,窥探五六十年代美国以粮食援助为中心的对印政策,揭示粮食援助对美印关系以及整个冷战进程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材料认为:第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印度的政策,尤其是粮食援助,是在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下与苏联争夺印度的综合考量。第二,印度利用其不结盟政策在美印之间斡旋谋利,对这一时期美苏在南亚的争夺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三,美国对印度粮食援助这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确实促进了印度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大规模粮食援助下,美印由援助前的关系紧张逐渐走向亲近。第四,由于美国和苏联在印度甚至整个南亚的冷战之争,这一时期不仅是美印之间,而且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乃至整个冷战格局都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