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人学基础及其价值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尤其表现在经济体制上,很多原有的落后的经济体制已不复存在。同时,政治体制也在发生改变,从而促进了当前政治形式的开放,并且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导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经济建设成为我党工作的重心,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当中的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我们应把发展国有经济当成重中之重。国有经济形式转变成为开放的经济形式。经济形式的转变有力地带动了中国国力的增强,同时也有效的发展了当前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关系的转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与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有利于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与落实,对于实现中国模式和中国社会的稳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直处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与完善,将会是我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只有坚持“四个全面”的正确方针,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本文首先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从“四个全面”的各个角度,探讨了“四个全面”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同时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以及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分析了“四个全面”的作用,并分析了四者的辩证关系。继而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马克思人学思想,从以人为本和人民群众的角度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理论意义。最后,结合中国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中国模式等思想,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人的发展等实践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