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失衡让我们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必要性。生态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当看到的是,已经取得的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程度和层次还是初步的,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意识到,“互联网+”已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地区,即京津冀与长三角,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互联网+”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为各地区提升“互联网+”水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由介绍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现状开始,提出了研究“互联网+”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及创新点。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分析了“互联网+”作用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内在机理,最后归纳了“互联网+”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影响的相关研究。第三章构建了包括“互联网+”基础、“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效果三个维度在内的“互联网+”指数,并结合人均邮政业务总量,对不同地区“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自2000年至2008年,北京与上海较高的“互联网+”水平,使得两地区整体“互联网+”发展变化趋势分别与各自的趋势保持整体上一致,大致呈现出先缓慢提升,再迅速提升的态势,两者之间长三角要高于京津冀。(2)自2009年至2016年,北京较高的“互联网+”水平带动了京津冀“互联网+”与之趋同,在整个区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长三角“互联网+”水平在整个期间内波动较大,整体上略高于京津冀,但在2015年后开始被京津冀超越。第四章分别从产业结构可持续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趋势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相比京津冀地区,长三角三省份产业结构可持续化水平均处于较高层次,使得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可持续化水平较高。(2)虽然最初两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相差不大,但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上升的速度加快,其领先京津冀的优势开始逐步扩大。(3)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的趋势比较稳定,京津冀地区大致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中,而随着京津冀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其领先优势开始显现。第五章通过构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1)自2000年至2008年,两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可持续化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其中京津冀地区略高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只在长期内存在正向的影响,而长三角地区在长短期内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长三角地区略高于京津冀;两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存在正向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均较弱。(2)自2009年至2016年,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可持续化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其中长三角地区要高于京津冀;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均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其中长三角要高于京津冀;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地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都具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均较小,两地差异不大。第六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对本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概述两大典型经济地区提升“互联网+”水平及促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