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效率的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度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ktj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意识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和服务,可以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提出全面提高开放经济水平的战略部署,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政策。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产业,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文化产业对外开放解决了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等诸多问题,但同样给外国文化入侵我国带来了可能性,挤占我国文化市场、阻碍我国文化产的进一步发展的现象都有可能出现。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把握我国文化产业的开放程度,提高文化产业的开放效率,即利用国外市场发展自身,又维护我国本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文化产业是“文化”和“产业”两大范畴的结合,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属性。本文认为,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包括国际文化贸易交流、文化产业利用外资和文化产业对外投资三大部分,并利用我国2002-2011年相关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度。结论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度逐年增加,文化产业对外投资度的迅速增加给我国文化产业总开放度的增加带来了新的活力;构建以我国文化产业政府文化事业费支出和对外开放度为投入要素,以文化产业劳动生产率和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产出要素的DEA模型,评价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技术效率近年来稳步增加,但仍然没有达到有效产出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逐渐增加,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结构逐渐合理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资源的浪费;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效率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增加投入要素额也成为进一步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目前我国应加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当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时,增加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不会促进文化产业开放效率的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投入规模不足、投入要素结构不平衡,是目前对外开放整体效率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政策研究应以文化软实力理论为指导、产业效率理论为依据、结合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并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成功的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经验,总结出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的对策建议。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文化产业对外投融资力度,提高开放度;区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扶植民族特色文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注重人才战略,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他文献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却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消费社会为我们带来了购物街、高速公路、连锁店等一系列服务于便捷生活的环境。而商业艺术在这些改变
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媒体报道对事物态势产生极大影响,中外媒体报道存在的差异背后体现的政治立场及态度也有所异同,而中国媒体现存问题是较之外媒实力有所欠缺,在第一时间搜集
二十一世纪,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实践表明,文化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国或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其发展战略。2000年10月,文化产业概念在我国首次
从春秋战国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中国的封建社会整整延续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时期。源远流长的传统思想意识,一方面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另一方面也压抑着人性的自由舒展。
NiCrAlY涂层由于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及良好的粘结性能被广泛用于防护涂层和热障涂层的粘结层中使用。制备NiCrAlY涂层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对于一些如U型结构,管线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竞争的一个焦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引领。文化
近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国有艺术团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越来越多的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国有院团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迫于市场环境的倒逼,演艺业必然
利用磺化处理后的聚苯乙烯空心球(S-SPS)作硬模板,采用简单的还原方法,大量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Bi/S.SPS纳米复合物。产物采用XRD,SEM,TEM,HRTEM和荧光发射谱(PL)等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其
现代产业体系是城市适应社会产业发展规律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或地区参与产业化竞争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城市想要持续发展,提
土壤侵蚀是备受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环境效应之一,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已成为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研究领域的重点。黄土高原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