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中上部胃癌保脾根治术患者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进展期中上部胃癌行保脾根治术患者第10组淋巴结(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行保留脾脏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43例中上部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数据,按有无第10组淋巴结转移分为阳性组(21例)和阴性组(222例),分析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的第10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6%(21/24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清CEA值、肿瘤纵向位置、Lauren分型、神经侵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血清CA72-4值、肿瘤直径、肿瘤横向位置、Borrmann分型、肿瘤侵润深度(T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脉管侵犯及胃周癌结节形成与中上部胃癌第10组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TNM分期ⅢC期、脉管侵犯及胃周癌结节形成与中上部胃癌第10组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相关性(均P<0.05)。第10组淋巴结转移组及非转移组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12.6%及61.3%(x~2=21.934,P<0.001),2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15.9%及70.0%(x~2=34.86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不良。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侵润深度T4、TNM分期ⅢC期、胃周癌结节形成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HR=2.777,P=0.041,CI:1.042~7.404)与中上部胃癌行保留脾脏根治术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进展期中上部胃癌患者,TNM分期ⅢC期、脉管侵犯及胃周癌结节形成为第10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侵润深度T4、TNM分期ⅢC期、胃周癌结节形成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是中上部胃癌保脾根治术患者3年生存率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采用溶藻弧菌ATCC17749菌体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溶藻弧菌多克隆抗体;利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法制备胶体金及胶体金-抗体结合物,并将其喷涂在玻璃纤维膜上冷冻
卡波西肉瘤(KS)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1872年由研究者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的以梭形细胞增生和血管瘤样结构为特征改变的恶性肿瘤,主要侵犯皮肤黏膜,也可累及内脏[1]。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作为现代房建工程施工的重要要素,做好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避免裂纹产生,才能保障
电子式电阻型电压互感器的电场分布受大地及周围带电体或接地物体的影响较大,电阻分压器的高压引线及高压端对地存在分布电容,这些因素均会影响分压器的技术性能。因此,电阻
<正>随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都在不断改革前进,共同促进国家体育的飞速发展。学校体育是集教育与健身一体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校园足
<正>"直接进行人体试验,只能用疯狂形容",122位科学家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布联合声明称。"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源自2018年11月26日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
行星架与次级中心轮之间的联接是2Z—X(A)型多级串联行星传动中的关键问题。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整体连接方式、参数的设计选择及强度计算等可行的设计方法。
为保障部队野外作训得到足量和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我们研制了便携式野战净化给水器.1主要结构(1)给水器总重40kg,由1个50 cm&#215;30 cm&#215;80 cm主机箱和2个20cm&#
投资是现代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价值的增加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投资行为及其投资效率,因而投资效率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现实中,我国上市企
将红掌植株经0,100,200,300,400和500 mg&#183;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常温25℃预处理1 d后再经6℃低温胁迫2 d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当SA浓度为300 mg&#183;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