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临床量化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2.调查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饮食饮酒偏嗜等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形成的影响;3.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证候学特征,筛选出脾胃湿热证的特异性症状;4.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电子胃镜像、幽门螺杆菌、胃动素等微观实验室指标与建立中医临床量化诊断标准的相关性。方法:理论回顾,对古代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探讨,归纳中医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源流及辨证规律;对现代文献中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流行病学、证候学及诊断标准的相关因素,为本研究项目的开展提供文献依据。临床研究,采集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05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按照有关纳入标准,选择适合条件的病例纳入脾胃湿热证组。其余病例均归入非脾胃湿热病组,并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肝胃不和证及脾胃虚弱证的诊断标准将非脾胃湿热证组中符合条件的分别纳入肝胃不和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其他组,与脾胃湿热证组做对照。向纳入研究对象的慢性胃炎病人分别发放流行病学及临床证候调查表、行电子胃镜检查、14C呼气试验、抽肘静脉血3-5ml测胃动素。将所有数据结果汇总,分析统计性别、年龄、体重、居住地区、职业、受教育程度、饮食偏嗜、胃镜像、幽门螺杆菌、胃动素这些因素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相关性,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判断各项因素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四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脾胃湿热证组的平均年龄大于肝胃不和证组,同时又明显小于脾胃虚弱证组;脾胃湿热证组的平均体重明显高于另外三组;脾胃湿热证组患者中嗜甜的人数比例高于肝胃不和证组,嗜辣的人数比例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喜荤腥的人数比例高于其他组;脾胃湿热证组有饮酒偏好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脾胃湿热证组。2.临床证候学分析: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证候的调查统计,发现胃脘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数这五项证候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脉濡这三项证候也与脾胃湿热证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筛选出脾胃湿热证组与其他三组所不同的特异性证候有:胃脘痞满、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濡、脉数这八项。3.微观实验室指标分析: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胃镜像中局部粘膜糜烂出现的频率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和其他组,但尚不能认为高于肝胃不和证组;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与非脾胃湿热证的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明显高于这三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组的胃动素均值明显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其他组,但与脾胃虚弱证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形成,从流行病学上角度分析:与年龄、体重、饮食偏嗜和喜爱饮酒有关。在证候学方面与胃脘痞满、舌红、苔黄腻、脉滑、脉数这五项证候关系密切,与口渴少饮、身困乏力、脉濡这三项证候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胃镜像方面与胃粘膜糜烂有关联;在微观指标方面,脾胃湿热证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胃动素均值低于肝胃不和证组及其他组,说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Hp感染和胃动素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