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把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党工作的重点来抓。城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城镇化发展主要的思路是跳出农村经济来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实现农民的富裕。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很好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让广大的农民平等地参与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之中,更好地分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因此,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选择。近几年,安徽省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全省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30.7%提高到2012年的46.5%,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约1.58个百分点,全省的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此时此刻,全面深入地分析经济发展对于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探究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作用关系,将有助于我们通过加强经济建设,发展经济来促进我省的城镇化建设。此外,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对我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合理的安排全省的经济发展建设,优化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快速有效发展,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整理了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研究的成果,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对于城镇化的概念,经济发展的概念做出相应的解释并且就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说明。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安徽省的城镇化发展状况。近年来,安徽省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全省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中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比如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核心城镇的辐射力不强,城镇建设的质量也比较低。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但是全省经济的发展也还存在着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各地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第五章就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发展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分别从经济总量提升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经济发展对于全省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经济总量的提升还是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增加,二者对于城镇化发展都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长期效果明显大于短期的效果。第六部分是政策建议。本章主要就发展安徽省经济推动全省城镇化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鉴于国内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城镇化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发展城镇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较少的关注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单向影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探究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二、本文同时从经济总量的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弥补了只是单纯考虑经济总量的增加所带来的不足,更加注重了经济发展质量对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也表明产业结构对于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