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颗粒细胞MORmRNA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阿片类药物依赖成瘾与药物的阿片受体的作用过程关系密切。吗啡作为一种常用的外源性镇痛药,长期应用易发生耐受和成瘾。已有研究表明内源性阿片肽(EOPs)存在于卵巢颗粒细胞中,本研究以卵巢颗粒细胞上吗啡特异性的受体——μ阿片受体(mu opioidreceptor,MOR)为研究对象,研究吗啡对其表达的影响,从而了解吗啡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进而为研究阿片类药物依赖和戒断症状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依据和思路,也为临床应用治疗妇产科疼痛性疾病、癌性疼痛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材料及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2006年4月至2006年9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的患者30例,平均年龄(28.0±4.2)岁,月经周期为28-32天,均为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不孕者,排除患有全身其他系统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用超排卵方案,注射HCG34-36h后,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时留取卵泡液,离心后分离出颗粒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将培养出的颗粒细胞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吗啡+纳洛酮组,每组6瓶,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吗啡组单纯加入吗啡,终浓度为10-4、10-5、10-6mol/L、吗啡+纳洛酮组先加入纳洛酮孵育1小时,再加入吗啡,二者的终浓度为10-5mol/L。24h后进行观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隔日换液。细胞培养3d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吗啡及纳洛酮,24h后加入适量Trizol,将细胞收入EP管中,-20℃保存待行RT-PCR。利用样本与GAPDH的灰度比值,计算出MORmRNA的含量,用SPSS软件进行SNK-q(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量效关系时用Spearman秩和检验和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直线回归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将卵泡液经超速离心后分离出颗粒细胞,此种细胞呈圆状或葡萄状,将这些游离的颗粒细胞接种培养,24h后大部分贴壁,2-3d后接种的颗粒细胞体积增大形成单层细胞集落。细胞呈星形生长,细胞与细胞之间有丝状突起相互连接,细胞核大,圆,胞浆富含颗粒。继续培养24h后,发现颗粒细胞继续生长,细胞间连接增多,中有胞核。7d时,细胞伸长,细胞集落扩大并相互融合成片。约10d时细胞从瓶壁脱落。颗粒细胞不能传代。培养3d后加药,加药24h后收集细胞行RT-PCR。颗粒细胞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在321bp处出现条带,证明MOR的存在。吗啡组颗粒细胞中的MOR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与吗啡浓度呈负相关(r=-0.969,P<0.01),吗啡+纳洛酮组卵巢颗粒细胞中MOR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1.卵巢颗粒细胞中存在着MOR。2.吗啡可引起卵巢颗粒细胞中的MOR表达下降,且与吗啡浓度呈负相关,纳洛酮可拮抗其作用。
其他文献
第一章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问题 目的:穿刺部位转移(PSM)的出现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可能限制腹腔镜手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焦点问
子痫前期是人类妊娠期特有的原因不明的疾病,是导致围产期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和安全。尽管关于子痫前期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25(OH)D水平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