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 β启动子区SNP分析及其与LPS反应的关系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外科大手术后等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危重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由细菌内毒素诱导产生的促炎、抗炎介质是导致脓毒症发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基础。业已研究表明,介质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等多种炎性疾病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其深入研究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深化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对于疾病临床表型多样性的物质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IL-1β是参与脓毒症发病过程的关键介质之一。有研究显示,该基因启动子区-511、-31 可发生碱基变异,并与多种感染性疾病易感性有关。目前关于中国人群IL-1β基因多态性研究较少,在5’调控区是否也存在-31、-511SNP位点及其它多态性,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在采用直接测序法系统分析中国人群IL-1β基因所有重要功能区域内的碱基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启动子区SNPs在重庆地区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和基因型特点,探讨了IL-1β启动子区SNP与LPS刺激时细胞产生IL-1β能力的关系,并利用点突变和基因转染技术,进一步分析了IL-1β启动子区内SNP的功能活性。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 通过对我国10个有代表性的民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布朗族、苗族、壮族、彝族、朝鲜族和汉族)人群IL-1β基因6个重要功能域DNA片断直接测序分析,分别在5’调控区和内含子区各发现3个碱基变异,其中5’调控区-1470G→C的碱基变异可能为中国人群特有的突变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显示,5’区发现的三个SNP均位于启动子区内,与多个核转录因子的结合有密切关系。2. 利用RFLP-PCR法,进一步分析了重庆地区259例健康志愿者IL-1β基因启动子中的SNP发生频率及其连锁不平衡关系。进一步明确了IL-1β基因5’区-1470 G→C、-511T→C及-31C→T为高频SNP,分别为43.60%、50.78%和47.01%。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三点间存在明显的连锁关系。三个位点同时发生碱基变异的发生率为32%,以G/C-T/C-C/T最常见(占29.35%)。两个位点同时发生碱基变异的发生率为39%,以-511和-31位点组成的SNP基因型最常见(占33.5%)。3. 通过LPS体外刺激人全血白细胞,进一步分析了IL-1β基因启动子区-1470 G→C、-511T→C和-31C→T的碱基变异与细胞产生IL-1β能力的关系。发现启动子区-511T→C和-31C→T对靶基因表达具有增强作用,发现-1470 G→C变异具有抑制靶基本课题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54203)资助<WP=10>因表达的作用。首次证实,-511C和-31T具有协同增强IL-1β基因表达,-1470C可减弱-511C和-31T对靶基因表达的增强作用。三个位点SNP均以纯合子基因型作用最强。4. 通过分别构建pGL3-IL-1β5’区-1672(+121间DNA序列质粒以及-1470C、-511C、-31T点突变质粒,进一步分析了5’区三个SNP的功能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1470 G→C变异具有抑制靶基因转录的作用,-511T→C和-31C→T的变异则显示对靶基因转录的增强作用,其中以-31突变的增强作用最明显。-511C和-31T具有协同增强作用。
其他文献
应用文写作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笔者经过不断实践,通过创设多样情景的教师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时效性,创设情景时需要遵循符合认知特点
本文在实时任务调度中基于任务的价值、剩余执行时间、空闲时间以及到达时间等多特征参数设计任务的优先级,并使任务的优先级随着任务紧迫性和完成程度变化而动态调整,并基于
基于可靠度的思想进行结构设计和评价是近几十年来结构王程中的一大进步,但是目前的应用还主要停留在构件可靠度水平,而工程中的结构大都是由许多构件组成的结构体系,如何对结构
在实际工程中许多混凝土结构除受静力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重复荷载作用,这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疲劳破坏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而混凝土结构的疲劳破坏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内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因子作用后纵韧带骨化的机制。方法:减压手术中取OPLL和正常韧带原代培养,不同浓度的rhBMP-2、TGF?刺激两组细胞,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岩黄连作为传统中药具有保肝、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癌及其他肿瘤的辅助治疗。岩黄连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