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焊接技术是海洋工程钢结构设备建造、组装和维修中的关键性技术,发展水下焊接技术,对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水下焊接通常又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局部干法,其中水下湿法焊接由于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水的影响,湿法焊接接头的质量往往较差。因此如何改善水下湿法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接头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焊接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水下湿法堆焊的有限元模型,对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成功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由于国内对水下湿法焊接的数值模拟研究还较少,本文所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可为选择合理的水下焊接工艺,评价焊接接头质量提供理论分析参考。本文首先在自建的水下焊接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水下湿法堆焊实验,获得了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对比分析了水下和陆上堆焊接头的焊缝横截面宏观形貌,发现在相同的焊接参数下,水下湿法堆焊获得的焊接接头熔宽大、熔深较浅;通过观察接头金相照片发现由于水下焊接的热输入较小,冷速较大,使得其焊缝和热影响区晶粒相对后者较细,且有更多的低温转变物质产生;对焊接接头各区域进行的硬度测试表明,水下湿法堆焊焊接接头的各区域硬度均高于陆上堆焊接头。基于水下湿法焊接特点,对水下堆焊过程中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引入水的沸腾传热原理,得到了水的对流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熟练掌握有限元软件SYSWELD的基础上,开发出应用于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模拟的散热函数子程序。根据水下湿法堆焊焊缝成型的特点,开发了应用于温度场模拟的组合热源模型:高斯热源+双椭球热源,并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两者的功率系数比为1.2:1;基于该热源模型,利用SYSWELD软件建立了水下湿法堆焊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温度场进行了计算;计算所得熔池形状与实验获得焊接接头的熔池形状基本一致;基于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焊接过程中焊件温度场的动态变化,焊接熔池的动态变化以及焊件上不同区域点的温度变化情况;最后利用热影响区上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求得其t8/5值,并结合Q345钢的CCT图对水下堆焊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