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物质作为模型体系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凝聚态物理的研究中,例如有文献报道胶体和颗粒作为原子模型体系,来研究结晶和玻璃化转变等问题。我们以颗粒物质作为模型体系,采用新颖物理实验模型流化床装置来研究颗粒晶体融化过程中的凝聚态结构和动力学行为。 Kosterlitz-Thouless-Halperin-Nelson-Young(KTHNY)理论指出二维系统融化的物理过程是从固相-六方相-液相的两步连续相变,并理论上预言了六方相的存在。近年来,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证实二维系统中六方相的存在,然而二维颗粒系统融化是否满足 KTHNY理论仍然是当前研究和争论的热点,其融化过程的动力学异质性问题为人们所关注。实验中我们利用气体动力驱动二维颗粒系统,使颗粒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并运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球形颗粒的运动过程,利用粒子追踪技术来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中的颗粒体系是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耗散体系,在外力驱动下,能表现出类似于固体或液体的特性。在稠密的颗粒体系中,体系会呈现出类似固体的性质;在稀疏的颗粒体系中,由于耗散作用,体系中常常会形成局部的团簇结构或线性结构。 我们同时对该模型体系下不规则颗粒物质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对于杆状颗粒物质具有类似于自然界中活力物质的特性,即这些单元在某些自由度上具有更强的运动动能,定量计算发现其平行于轴方向运动的动能大于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