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国外学者将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近几年我国学者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这些结合原型理论进行的翻译研究,虽然抛弃了经典范畴观而转向原型范畴观,但或把“原型”等同于原始模型,或当作具体的典型样例,对原型概念的理解存在局限性,未从原型的本质特点出发研究翻译。此外,多数研究者仅在其论著中略涉及原型理论,或是借助原型理论的概念讨论具体翻译实践问题,未见系统的理论建设研究。而这其中,杨炳钧(2004)探究了源自维特根斯坦的原型概念实质涵义与本质特征,参照《道德经》众多英译本中对篇首“道”字的翻译,以原型理论为取向对翻译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初步提出了翻译原型论,旨在结合原型途径打破传统翻译观的种种二分法,重新思考并建构翻译研究诸多概念。翻译原型论的提出具有积极的理论探索意义,为进一步拓宽发展该理论,在较大学术范围内推广并接受大家检验,本文进一步通过《道德经》英译的实证研究试图阐明翻译原型论的基本理据与意义。本研究首先简述杨炳钧提出的翻译原型论,重新考察其赖以建立的理论理据,追溯原型概念提出及发展历程,厘清其实质涵义。通过对原型概念的重新考证表明,原型是整合范畴内所有成员特征的抽象表征;最典型成员即与本范畴内其他成员具有最大家族相似,它只是原型的样例;原型概念提出者Rosch (1975)所论述的“认知参照点”及Rosch和Mervis (1975)专门论述的“家族相似性”是Rosch原型理论的根本思想。基于此,本文通过讨论原作/原语原型与译作/译语原型、原语/译语样例、原语/译语最佳样例、译作现实原型与译作理想原型等一系列概念,阐明在原型范畴下的翻译观:1)翻译样例的生成具有家族相似性与连续性;2)翻译理想原型的形成需要通过无数样例特征的整合抽象而来;3)特定时空条件下获得的译作最佳样例可当作(但不等同于)译作现实原型,充当其他翻译活动的参照点。此外,通过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以及本雅明的纯语言翻译观等相关理论的分析比较,从中寻求到有力理论支撑,讨论了翻译原型论在理论建设上的利弊。最后,本文结合“道”的翻译测试及100个英译本评判调查问卷的手段进行实证研究,论证了翻译原型概念的抽象性与可拓展性,体现出翻译原型论在描述-解释性翻译研究上的指导意义,以更好彰显原型论在翻译研究中的独特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