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触可塑性及BDNF-TrkB信号通路研究电针消退恐惧记忆治疗PTSD大鼠的调控机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模型大鼠为载体,运用醒脑调肾电针法,以杏仁核、海马突触可塑性及BDNF-TrkB信号通路为治疗靶点,结合行为学、电镜、电生理、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力图揭示电针消退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今后关于PTSD的深入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为针灸治疗PTSD的临床运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体重180-220g的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100只,SPF级,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连续单一应激造模组(Single-ProlongedStress,SPS)、SPS加足底电刺激造模组(SPSandfootshock,SPS&S)、SPS+电针治疗组(SPSandElectriacpunture,SPS+EA)、SPS+EA组,每组20只,电针治疗组接受电针治疗,一周治疗五天(周一至周五),每次20min,连续治疗3周。治疗结束后,(1)以自发活动、高架十字迷宫、Morris水迷宫、条件化恐惧反应检测等为评价方法进行PTSD相关行为学分析,评价电针治疗PTSD模型大鼠的临床疗效;(2)电镜下观察大鼠杏仁核、海马突触区域形态变化,电生理检测各组大鼠杏仁核、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运用ELISA实验检测杏仁核、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表达,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等方法检测突触关键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Density95,PSD95)、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生长蛋白43(Growth-Associatedprotein43,GAP43)的蛋白水平及mRNA表达,基于以上手段以评价电针治疗对学习记忆的基础-突触可塑性的调控和修复效应;(3)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等方法检测PTSD模型大鼠杏仁核、海马BDNF-Trk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B(TyrosinekinaseB,TrkB)及其下游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物质AKT、ERK、CREB等的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运用CO-IP实验验证电针干预对BDNF与TrkB结合的影响;运用CHIP实验验证电针干预对CREB与突触关键蛋白及BDNF启动子区结合能力的影响,基于以上方法评价电针干预对杏仁核、海马BDNF-TrkB信号通路的转录调控。
  结果:
  1.电针改善PTSD模型大鼠行为学表现的评价
  (1)Morris水迷宫: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定位航行实验中到达平台的潜伏期和探测距离均显著性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次数显著高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到达平台的探测距离百分比显著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
  (2)条件化恐惧反应检测:在各阶段消退训练中及重建检测阶段,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接受条件恐惧刺激后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
  (3)自发活动检测: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水平活动距离明显长于相应对照组(p<0.01,p<0.01);
  (4)高架十字迷宫检测: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在开放臂滞留时间和进入开放臂的次数的百分比显著性高于对应模型组组(p<0.01,p<0.01)。
  2.电针修复杏仁核、海马脑区突触可塑性结果评价
  (1)突触形态: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能够显著上调杏仁核、海马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杏仁核:p<0.05,p<0.05;海马:p<0.05,p<0.01),改善突触界面曲率(杏仁核:p<0.05,p<0.05;海马:p<0.01,p<0.01),SPS&S+EA组同时能显著下调海马突触间隙宽度(p<0.01);
  (2)LTP: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在海马脑区的各时间点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fEPSP)幅度均显著提高,LTP明显被激活;
  (3)突触标志蛋白及BDNF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杏仁核、海马脑区BDNF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p<0.01),SYN(p<0.01,p<0.01)、GAP43(p<0.01,p<0.01)、PSD95(p<0.01,p<0.0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明显上调。
  3.电针调控杏仁核、海马脑区BDNF-TrkB信号通路结果评价
  (1)免疫组化、Western-Blo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杏仁核、海马BDNF、TrkB、ERK、AKT和CREB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
  (2)RT-PCR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大鼠杏仁核、海马BDNF、TrkB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模型组(p<0.01,p<0.01);
  (3)CO-IP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能够显著上调BDNF与TrkB的结合能力;
  (4)CHIP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EA组和SPS&S+EA组能够明显上调CREB与PSD95(p<0.05,p<0.01)和BDNF(p<0.01,p<0.01)启动子区的结合能力。
  结论:
  1.电针明显改善PTSD模型大鼠恐惧、抑郁、焦虑、学习记忆障碍等类似PTSD行为表现,该疗法安全、有效;
  2.电针消退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可能是通过改善PTSD模型大鼠杏仁核、海马脑区突触形态,激活海马LTP,上调突触区域关键蛋白的表达以修复受损的突触可塑性起作用;
  3.电针通过上调PTSD模型大鼠杏仁核、海马脑区BDNF、TrkB及其下游通路的关键物质的表达,促进BDNF与TrkB结合,CREB与BDNF结合以激活BDNF-TrkB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PTS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其他文献
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我国东部陆相强非均质油藏具有油砂体平面连通性差,纵向油层多的典型特点,经长期注水开采及多轮次调整,产量仍逐渐递减,己整体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对该类油藏进行流动单元研究,揭示地下储集层中剩余油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是实现油田增储上产的有效途径。  高集油田位于东台坳陷金湖凹陷二级构造带一西斜坡中段,自1996年投入开发以来,历经了过滚动开发、稳产、调整完善、细分开发调整等过程,取得了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迅速大幅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页岩气的出现与发展为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由于其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被人们所重视。  页岩气是指在富有机质的页岩地层中,以吸附、游离状态为主要方式存在并富集的天然气。我国广西地区上古生界泥页岩分布广泛,残余有机质丰富,热演化程度适中,生烃潜力巨大,石油地质特征与四川盆地的含气页岩很相似,对
学位
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基本地质单元,是油气勘探的最重要目标。圈闭综合评价是资源评价中最基础的评价内容,它与油气勘探生产实践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目的是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及其相对优劣。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评价圈闭,对于勘探风险的降低,以及提高油气勘探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油气资源评价工作是以油气聚集为中心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现代系统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油气资源评价包括地质评价、资源量估算以及经济评
本文通过对西安地区不同含水量Q2黄土的常规单轴压缩试验,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单轴蠕变试验及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研究了黄土的瞬时变形及破坏特征,在不同围压及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试验特征和等时应力应变特征。研究表明Q2黄土流变具有非线性和加速蠕变特征。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探讨了黄土的蠕变机理。首先,通过常规试验研究对结构性Q2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及本构关系进行了分析
学位
H2O2(过氧化氢)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环保推进剂,新一代无毒无害运载火箭的推进系统中,部分运动部件(如涡轮式发动机泵轴承)和密封件等要求在H2O2强氧化环境下工作。然而,H2O2推进系统中部分运动摩擦副部件在H2O2介质中服役时经常因磨损问题而发生早期失效,这严重制约了H2O2推进技术在航天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和发展。因此,研究材料在H2O2的强氧化环境介质中的摩擦磨损行为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
学位
In this work, LaPO_4:Ce, Tb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by firing a LaPO_4:Ce, Tb precipitate using an ionic-liquid-driven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system. The entire system consisted of three parts: a m
本论文以我国黄河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于2006年生长季,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以西大武河流域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退化和利用梯度的草地,即: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黑土型”)和人工草地(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进行研究。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静态箱一气相色谱等设备对5个不同退化和利用梯度草地的主要温室气体CO2和CH4进行野
学位
目的:  运用合募配穴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观察术后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合募配穴针刺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不仅为L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还为合募配穴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法:  根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符合标准的64例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分为
目的:  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和胃安神针法对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索和胃安神针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的作用机制。  方法:  1.24例脾胃不和型失眠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接受和胃安神针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假针刺治疗,连续4周每周5次,共计20次。另招募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  2.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学位
目的: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脾肾温阳针法”配合盒灸与常规针刺治疗脾肾阳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脾肾阳虚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观察病例各36例。本研究共为4周疗程,治疗组在“脾肾温阳针法”理论指导下取穴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并配合盒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在治疗前后测评两组的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