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俄罗斯作家,诗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布宁于1870年出生在俄国中部沃罗涅日市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887年他以一首小诗《在纳德松墓前》开始登上文坛,1903年因诗集《落叶》和俄译《海华沙之歌》被俄罗斯科学院授予普希金奖,1909年再获普希金奖,并被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1920年,因对十月革命不理解和对俄罗斯的未来失去信心,他离开祖国,几度辗转,后定居法国,在那里度过了33年孤独的侨居生活,直至1953年去世。 在俄罗斯,由于种种原因,布宁的作品及其创作才华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公允的评价。近年来,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政治禁锢的消散,以及大量有关布宁的研究资料的发现,布宁和他的作品引起中外文学爱好者越来越大的兴趣。1997年10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全俄布宁创作研讨会”。会上,布宁研究者们研讨了布宁与他的前辈作家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布宁与其同时代作家的关系,布宁生平和他的政治观点、布宁作品中的爱情,生死等永恒主题、布宁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等等。我国文学工作者也对布宁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翻译出版了不少布宁的著作,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但遗憾的是,人们在对布宁的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的时候,过分注重作品的主题研究,而忽略了对作为独特个体的作家的心理世界的研究作家的心理世界常常与他们的创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影响着作品的主题。基调,风格等一切方面。因此,要对布宁和他的作品做出客观、正确的评论,必须先对他的心理有一个深刻的,正确的了解。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布宁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庄园情结的初步探索,让广大布宁爱好者给予作家的独特的心理世界以更多的关注。 本论文共分四章,在引言中,笔者着重强调了布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他独特的创作个性,同时指出选布宁的庄园情结作为硕士论文主题的原因:一、庄园情结作为一种心理积淀,它决定了布宁的创作特色,甚至决定了他的命运;二、布宁是一位独特的、有着复杂个性的作家,对他的研究应该是多角度的,已有的研究只注重单个主题,如爱情、生死等的研究,而没有从作家的心理入手,分析其创作特色的根源;三、布宁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贵族作家,他出生并成长于俄罗斯庄园文化最终没落时期,因此他有着最为复杂的庄园情结,这种复杂性正是笔者所感兴趣的东西。希望通过对布宁复杂的庄园情结的解析,对布宁及其创作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第一章“布宁的生平与创作”中,笔者着重指出作家生活经历中(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几件对作家影响深刻的大事,以及它们对作家的庄园情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笔者结合作家庄园情结的发展,对作家各个时期的创作重点和重要作品进行了概括和简单分析。在对作家生平和创作进行简要概述的同时,指出庄园情结伴随了作家的一生。 在第二章“庄园情结分析”中,笔者首先阐明了庄园情结的概念,接着,笔者结合具体作品对布宁的前辈——同样出生贵族的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的庄园情结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得出结论:屠格涅夫和涅允拉索夫的庄园情结有着各自的特色、具体的情感体现和演化过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不想回到庄园文化繁荣的时代,无论最终成功与否,他们都在试图摆脱庄园情结。 在第三章“布宁的庄园情结的独持性”中,在第一节“布宁庄园情结的演化过程”中,笔者在前章中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的庄园情结所作的铺垫的卸出上,结合布宁的作品、日记分析了右宁庄园情结及其演变过程的独特性,指出他的庄园情结比屠铬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的庄园情结强烈的多,而且复杂的多:对庄园文化繁荣时期的贵族庄园生活既厌恶又向往,其中向往和赞吴的成分远远大.子厌恶的成分、同时还指出,与前两伎作家不同,布宁从来没有试图摆脱庄园情结,而且总是幻想回到过去贵族庄园的繁盛时代。在该节的末尾,笔者结合三位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生活经历,剖析了布宁的庄园情结不同与前两位的根源。在第二节“布宁的庄园情结和他对人民的态度”中,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论证布宁的庄园情结对比对待人民的态度和对贵族与人民间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所起的决定性影响、在第三节“肃宁的庄园情结和他的创作主题”中,笔者从庄园情结的角度,揭示了作家钟爱“自然主题”、“爱情主题\“死亡主题”的深刻考良源。 在结束语十,笔者再次强调了布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强调了庄园情结对他的创作生涯和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并指出了作家悲剧命运的根源—一庄园情结。 拙文《论伊·阿·布宁的庄园情结》旨在为广大的布宁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肝究视角。由于布宁一究材料的不足和笔者水平有限,本论文只是对布宁的庄园情结做了一个初步的分析,这一课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