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提倡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加德纳教授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其多种观点与我国教育改革理念不谋而合。他以全新的智能理念,为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除了具有最基本的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外,还至少具有另外六种智能,即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彼此独立,它们之间可以以任何方式、任何程度进行组合,不同组合表现在学生身上即体现为智能差异。针对不同的智能和不同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果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合适的教育指导,学生的智能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为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效果,同时为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借鉴,本论文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测量法对山东省济南市某重点小学四年级的两个班学生进行了智能测查,在全面掌握学生智能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点选择了言语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作为培养内容,并依据教学内容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中培养学生言语智能的教学策略包括教会学生有效倾听、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讲故事;培养学生身体运动智能的教学策略包括分组教学、关注个别学生、游戏教学、精讲多练;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教学策略包括合作学习、同伴分享;培养学生自然观察智能的教学策略包括提供基本的观察内容、观察操作结果和进行更细致地观察。在实验班实施了15周共15课时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策略实验后,笔者再一次通过多元智能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智能结构进行了测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言语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与实验前测和对照班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比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