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临床上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日益增多,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中重要的一环,优化镇痛是促进术后功能康复提升治疗效果的有力条件。多模式镇痛的概念则应运而生。本文探讨了多模式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独活寄生汤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管理的作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分析了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疼痛管理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患者年龄、病程、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血沉、CRP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比较则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两组不同时间点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对性别、左右、补救药物使用例数、不良反应例数等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构成比的比较采用Fisherχ2确切概率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0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7.43±6.08,病程3~15年,平均7.27±2.42年。其中男13例,女87例。左53例,右47例。治疗组共50例,对照组共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组成、部位、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活动度、术后第3天活动度、术后第5天活动度、术后第14天活动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第28天活动度具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VAS评分、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第5天VA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VAS评分、术后第28天VAS评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HSS评分、术后第14天HSS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28天HSS评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ADL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28天ADL评分方面,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在疼痛药物补救使用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第14天血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CRP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CRP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模式镇痛联合独活寄生汤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有利于降低患膝局部无菌性炎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减少术后补救镇痛药物的使用,使患者在轻度疼痛甚至无痛的情况下行康复锻炼,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施治可提高患者体质,围手术期进行补肝肾活血止痛中药治疗可增强患者镇痛方案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