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套蕴含特有语言和概念的理论体系,如何正确理解中医的语言与概念是发展完善中医理论体系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要理解中医的语言与概念,其前提要对中医学语言与概念形成的脉络进行清晰地梳理,只有在逻辑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明白中医理论“说了什么”与“为什么这样说”。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隐喻结构理论中的跨域映射模型为解释隐喻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逻辑分析途径。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其本质是类比——以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关系为基础,隐喻表达以类比推理展示真理。因此,证明一个隐喻为真具有逻辑分析性的特征。中医学中的“取象比类”特征即可归为概念隐喻,通过隐喻逻辑分析,能更直观的解释中医语言、思维中的隐喻现象。本文在认知科学的背景下,应用跨域映射模型,系统阐明从“土”到中医脾胃的类比映射推理过程,建立一个以“土”为始源域的中医脾胃隐喻认知系统的雏形。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概念隐喻理论,概述了概念隐喻的含义和功能,并着重介绍了概念隐喻中的映射论和结构隐喻理论,引入了隐喻结构映射中的始源域、目标域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映射)。另还阐述了隐喻的逻辑基础,即类比推理的一般特征、相关理论及主要工作机制——结构映射。第二部分重点以“自然之土”为始源域,“人体之土——脾胃系统”为目标域,类比推理逻辑为方法,论述了从“自然之土”的功能、变化、治理,以及古人对土的重视,依次到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治则治法,以及中医学者对脾胃的重视的类比推理过程。并且以《金匮要略》从脾胃论治为例,从相关方剂、用药规律方面论证跨域映射的类比推理过程。勾画了“脾者土也”这样一个概念隐喻的类比逻辑思维框架。本文依据隐喻的逻辑特征,运用跨域映射模型,分析推衍出从自然之土到中医脾胃的逻辑映射过程,阐释“脾者土也”这一概念隐喻的逻辑内涵,发现中医对脾胃的认识与相关疾病的治疗,可能来源于对自然之土的体察与治理。据此可以进一步地引出以下推论,中医传统理论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经验,是基于人类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体察。中医传统理论多是一种基于隐喻认知的理论,是一种依赖肉身体验性的理论。此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中医概念、语言和理论的理解,且拓宽了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的范围,可为进一步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及资料,也有利于架起中医语言与现代语言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