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是我国领土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清初东北封禁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稀少,社会经济落后。近代以后,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开禁东北。清廷以放垦土地、招民开垦、垦荒济饷、充实边防为目的,通过开禁放垦政策实施,极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晚清东北开禁放垦是一场在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下的重大战略变革,虽然开禁放垦面临的动力和阻力都是很大的,过程艰难曲折,但开禁放垦政策的实施成就显著,影响深远。经过半个世纪的开禁放垦,不仅给农业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而且为农业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比如: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肥沃土壤得以充分利用,农业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剧增,关内先进生产工具的引进等。这些条件极大促进了东北地区农业开发,农业经济发展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农产品商品化迅速发展,农林业科研试验场创办,农垦公司兴起。随着东北农业开发程度的加深和移民增加,为了管理从事农业的汉民,东北地区州、道、府、县等各级民事机构建立。东北地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顺应了东北社会发展,维护了边疆社会的稳定。但是,东北开禁放垦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和局限性。例如:开禁放垦中的官吏腐败、土地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列强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和掠夺。总的来说,开禁放垦成效显著,利大于弊,不仅影响农业开发,而且影响国家全局。开禁放垦与东北农业开发直接改变了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局面,进而改变了东北地区封闭落后的社会面貌。东北开禁放垦促进农业开发的经验教训对今天东北振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落后的现实,我们要有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的胆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策略。在政策的实施中,要注意兴利除弊,减少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