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人口及面积占绝大多数,村级治理是国家治理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农村稳定与发展成为国家发展的坚实基础,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得以继续推行的客观必然,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新型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同政府供给不足的矛盾日趋显著,仅靠政府供给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难以根治农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与此同时,在农村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望,具备重大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乡贤凭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各种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农村建设、承担公共事务、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在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以及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农村社会多元共治中的特殊力量。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以政府为主,市场、第三部门及个人为辅,然城乡二元供给格局下,政府为城市提供了明显多于农村的公共产品,市场与第三部门介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度大,农民“经济人”的自私性阻碍其参与公共产品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现有的供给方式难以实现有效供给,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公平供给不足。与此同时,当前乡贤生成途径主要以乡贤文化促乡贤培育为主,或通过乡村治理培养乡贤群体,乡贤培育途径较为单一。基于现实关怀及理论意义,本文将二者相结合,以农村筹资修路实例为切入点,分析乡贤如何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中一步步生成并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精英循环理论、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分析发现,回流机制落实难、甄选培育机制未构建、激励监督机制不健全都属于A村乡贤生成机制的缺陷,而回流政策吸引力不足,公共精神不高、村干部及村民对乡贤的认识认同不足,现有激励与公共回报要求不匹配、监督动力不足等则是乡贤生成机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健全乡贤回流机制、构建乡贤吸纳培育机制、完备乡贤激励监督机制、完善对乡贤的认识认同机制实现对乡贤生成机制的完善。本研究的现实关怀是通过包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内的新农村建设,挖掘乡贤潜力,汇聚星散各地的乡贤,促进乡贤生成,使作为乡村建设主力军之一的农村乡贤力量得以传承延续、生生不息,并引领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建设发展,激活农村建设内生动力,同时有利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自我供给得到一定保障,切实缓解农村公共产品筹资问题,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再局限于政府,缓解政府财政负担。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乡贤及公共产品供给等概念与理论研究进行相关梳理和厘清;第三部分结合样本村具体案例分析乡贤的生成情况;第四部分结合样本村具体案例分析乡贤生成机制的缺陷及成因;第五部分针对乡贤生成机制的缺陷提出完善乡贤生成机制的策略建议。其中三、四、五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