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释程序是刑罚执行变更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假释程序完善与否,不仅关系到假释制度能否有效地运行,更关系到在刑事执行程序这一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环节,司法公正是否能够贯彻到底、程序公正能否得到体现的重大问题。在我国,假释程序的完善程度不高,是导致我国假释制度运行不畅、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我国的假释程序,对于推进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假释程序为研究主题,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假释的性质,包括对假释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假释权性质的界定;然后概括了假释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刑理论和人身危险性理论;最后分析了假释程序正当化的内涵。第二章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的假释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介绍了相关国家关于假释程序的法律规定和具体操作规范。第三章在总结我国立法关于假释程序的规定、介绍司法实践中具体操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假释程序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在前述分析我国假释程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应当看到,我国假释立法的实体规定日益规范和合理化,但是假释程序的立法却处于相对落后的尴尬境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假释程序的法律规定比较原则,不具有操作性。一些具体的操作规定散见于许多个法律文件,规定不全面、规定之间存在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假释程序的运行。为此,笔者认为,修订相关法律,从系统的角度重新建构一套完整的假释程序规范,显得十分有必要。在假释程序中,罪犯的权利应该得到重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力应该得到加强,法院的审理方式应该加以改进,社区矫正机关对假释犯的假释考察监督程序应该在立法中得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