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分配是现代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核心内容之一。股利分配政策是以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考虑公司长远发展,平衡公司内外部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对利润剩余进行分配而采取的基本方针策略。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能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西方国家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对股利政策理论研究,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果,为公司财务管理和政府制定有关法规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国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股利分配政策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在我国尚不完善的股票市场中,股利分配很不稳定、随意性大并且未能遵循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股利分配的不规范,损害了广大投资者获得股利的权利,制约了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于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股利分配不规范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共分六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章西方股利理论历史演进的介绍与启示,主要介绍西方传统和现代股利理论的各种观点并从中引发对我国探讨股利分配问题的有益启示。首先围绕股利是否影响公司市场价值,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理论观点: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和税差理论。然后围绕股利如何影响公司市场价值,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客户效应理论的观点内容。在考察西方股利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西方股利理论对我国探讨股利分配问题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二章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首先概述我国法律法规政策对公司股利分配行为规范的内容,包括股利分配基本规定和有关转增股本、新股发行、股票回购等规定。这些政策对规范公司股利分配行为,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具体分析了在现有的这些法律规范下我国上市公司、股东、政府部门在股利分配中的积极表现,如上市公司开始重视对股东的回报,绩优公司坚持长期稳定的股利政策、股东和政府部门对派现的高度重视等。 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不分配现象带有普遍性,现金股利整体支付率较低,非理性高派现,股票股利分配形式仍占有重要位置,股利分配短期行为严重等,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总体上股利分配政策不稳定、没有遵循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股利分配目的不纯、没有充分重视中小股东利益。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的形成原因。这一章是针对前一章分析的股利分配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本人认为在我国股票市场、公司行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导致股利分配问题的原因有:股利分配缺乏相关理“论指导;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及其稳定性较低;特有的控股股权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分配动机不良以及与股利分配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等。 第五章规范股利分配的理论依据、必要性和可能性。首先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上市公司股东作为终极所有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对股利具有最终决策和索取的权力,由于上市公司在所有权安排上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配置不合理,使终极所有者的剩余索取权落入公司代理人手中,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对股权资本回报——股利的实现不能保证,因此必须规范股利分配,实现股东剩余索取权,以促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接着从现实角度,阐述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培育投资者队伍,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改善经营业绩,促进股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有必要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最后,从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监管、中小投资者逐渐成熟和公司治理日趋合理方面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规范股利分配具备现实可能性。 第六章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对策。这一章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它主要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针对股利分配问题的成因对如何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继续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建立多元股权制衡机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大股东控制股利分配:②根据公司自身特点实行适度股利政策,坚持股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③从鼓励派现、制止恶意派现、制止恶意配送股、规范信息披露等方面入手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④积极、稳妥、逐步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提高经营绩效,增强股利分配能力;⑤建立健全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遏制和惩戒上市公司有损中小股东利益的股利分配行为:③强化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教育与监督,培养高管层对股东回报的责任感并以法律制度保障其“善待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