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民间文学关系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t398896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赛音朝克图是20世纪中国蒙古族文坛大家、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奠基人、著名诗人、作家。自1937年至1973年,他一直引领中国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他和他的作品是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蒙古族文学史上的“纳·赛音朝克图学”已形成。有关纳·赛音朝克图的研究论著及论文较多,除了文学角度的研究,一些学者还把视野拓展到了美学、思想史、教育学、人类学等领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纳·赛音朝克图及其作品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解释,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实际上纳·赛音朝克图及其作品研究依然有很多待拓展的空间。本文着重从书面文学与民间文学关系这一全新角度重新分析和研究他的作品。本文把纳·赛音朝克图的写作分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作为研究基础。他是跨越现代和当代两个历史时代的作家,其创作生涯分为不同思想主张、不同艺术特点的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又因他在政治体制和文化经济条件完全不同的四个地方学习工作过,又将其写作时期分为在日本学习教育学时期、在旧内蒙古教学时期、在蒙古国学习马列主义时期、在新中国做文艺工作时期。民间文学特点作为传统文化继承重要内容,不同程度的出现在这两个写作阶段中。本文抓住这个特点,以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生活历程为背景研究纳·赛音朝克图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三章和结论、附录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纳·赛音朝克图与他的作品,阐释了纳·赛音朝克图与民间文学发生密切关系的基础,评述了研究概况,并交代了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及所用材料。第一章《纳·赛音朝克图诗歌与蒙古民歌》中探讨纳·赛音朝克图诗歌与蒙古民歌关系。第一小节“歌词特点的诗歌”中全面梳理纳·赛音朝克图所有诗歌的基础上从反复、比拟法、语气词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品里体现的民歌语言、格式、修辞手段特点,并得出了纳·赛音朝克图结合传统民歌风格与时代特征创作了新诗歌的结论。民歌特点是纳·赛音朝克图两个写作阶段共有的特性。第二小节“成为民间文艺的诗歌”包含成为新民歌的诗歌、成为舞台文艺的诗歌、新劝羊歌-《toig toig toig》三个内容。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简练、押韵、易懂,容易跟音乐结合为一体,所以自身具备了发展为歌谣的条件。这使他的诗歌在民歌的曲调上或音乐家的配音下广为流传,成为新民歌。在曲调方面,为了追溯纳·赛音朝克图创作的民歌曲调渊源,进行了传统民歌的曲调和他创作的民歌曲调的比较研究。在歌词方面,做好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了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toig toig toig》和传统劝羊歌的词,阐明了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又运用戏剧理论分析了歌剧《蓝缎袍子》和合唱《秋月》,阐释了纳·赛音朝克图诗歌从语言艺术发展为视听艺术的原因。运用音乐学、话剧理论分析纳·赛音朝克图诗歌是“纳·赛音朝克图学”新现象。第二章《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其他蒙古民间诗歌》中研究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蒙古谚语、蒙古祝赞词、蒙古好来宝的关系。第一节“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蒙古谚语”中以他的长篇小说《春天的太阳从北京来》为例,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了纳·赛音朝克图活用谚语情况。发现纳·赛音朝克图不仅引用和改用谚语而且创造了新的谚语。通过剖析纳赛音朝克图所运用的谚语内部结构,总结提出《谚语活用方法的分类法》,这在谚语研究领域中是新的理论成果。同时,通过比较纳赛音朝克图在不同写作阶段编辑撰写的两部谚语集《心灵之光》与《书笺》的主题内容,分析了他的思想、创作意识的变化与转变,及其原因。第二节“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与蒙古祝赞词”中阐明了纳·赛音朝克图如何吸收并跟据时代需要创新传统祝赞词。通过比较研究纳·赛音朝克图的祝赞词作品与蒙古国新文学奠基人曹诺木巴拉珠·宝音尼木和策·达木丁苏荣创作的祝赞词,发现当时创作歌颂中苏蒙三国友谊、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祝赞词是时代文学现象。第三节“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与蒙古好来宝”中以原苏尼特右旗女子学校学生们回忆(采访)作为基础,分析得出纳·赛音朝克图熟练运用各种类型的好来宝并创作出了符合当时教育需要的新好来宝。以《铁忙牛》和《巴音查干湖》两个好来宝为例,研究了纳·赛音朝克图与民间艺人合作的情况。第三章《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蒙古民间故事》包含“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蒙古史诗”和“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蒙古传说”两节。第一节论述了纳·赛音朝克图不仅善于利用史诗的主题、形象、表现形式,并且参与史诗的搜集、编译、审核、出版等工作,还在自己的文学研究论文当中讨论过相关内容。当中纳赛音朝克图还把史诗中的英雄作为文化标识运用到他开创的板报形式诗歌中。发现英雄史诗的英雄主义、乐观态度贯穿在他创作生涯中的两个阶段,这也体现在他对对立意象的运用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在第二节中,提取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中所有的山水传说并分析其提炼运用的方法。由于他诗歌影响力导致一些山水传说发生了变化,甚至他自己也成为了新的山水传说的主角。另外通过分析以成吉思汗逝世为题散文《六盘山》探索纳·赛音朝克图以套娃结构运用多重传说的技巧。在结论中,通过总结纳·赛音朝克图作品与民间文学的关系,阐明书面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讨论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从民间文学取经是纳赛音朝克图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尤其在他创作生涯第二阶段中,这是最重要的坚持。附录由音乐术语的蒙汉英对照表,在民间传唱的纳·赛音朝克图诗歌列表,田野调查图片组成。
其他文献
本次翻译实践文本选自伊丽莎白·乔利的小说《斯科比先生的谜语》,小说讲述了斯科比·马丁先生在疗养院的生活。译者选取的部分的叙述以顺序为主,插叙为辅,详细地讲述了圣克
随着20世纪初我国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涌入,水彩艺术从西方传入我国,中国水彩艺术逐渐形成了。中国水彩艺术兼具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完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
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在保险经营主体的数量还是保费收入等方面,发展速度均较快,但与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较,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随
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反渗透复合膜,探索并优化了聚酰胺功能层的制备工艺,考察了界面聚合的反应时间、后处理温度、表面活性剂及改性剂(β-CD)的添加方式对复合膜性能和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的发展,社会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触获取新闻,以网站、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工具盛行,构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语言环境,形成了新的社会舆论
蒙古族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蒙古族民歌中又以长调民歌见长,最受人们推崇。本文对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进行了研究。蒙古族长调的艺术特色鲜明、独特,内容丰富、
传统的语文教学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培养出的人才很多是语言僵化、交际能力差,应试能力强的人,这显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中介语石化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多年来困扰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一个难题。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预防和减少学习者的中介语石化现象。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
采用平衡针配合阿是穴火针治疗肩周炎,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治疗效果好。
<正> 老年人纵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纵隔气肿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属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由呼吸循环功能严重紊乱和衰竭而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80年至1992年间为60岁以上的77例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