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H3-SCR处理NOx的技术已成为从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控制NOx排放的有效方式,开发高性能的SCR催化剂成为SCR技术的关键所在。Na2TiOSiO4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作为吸氢材料,但应用在SCR上仍未有报道。本论文结合十六烷基四甲基溴化铵(CTAB)用水热法合成了 Na2TiOSiO4纳米管,考察Ti02与Si02不同摩尔比、水热反应温度以及水热反应时间长短对形成纳米管的影响。将制备好的样品进行TEM、BET、XRD等表征来分析产物的形貌、比表面积、组成等。研究发现Si与Ti摩尔比在1:1时、水热反应在150℃、反应时间为29h情况下制备出了形貌较好,成管率较高的双壁纳米管。另外我们也发现,随着Si与Ti摩尔比增大,纳米管长度变短。采用浸渍法制备V205-WO3/Na2TiOSiO4催化剂,V205的含量为1wt%, 3wt%,5wt%,WO3的含量为8%,在400℃下煅烧,制备不同的催化剂,通过TPR,NH3-TPD,吡啶FTIR, XRD, 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进行了测试,从而考察V的负载量对钒基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大小的影响。研究发现Lewis酸含量和Br(?)nsted酸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都下降,但在低温时Br(?)nsted酸含量下降比高温时下降的幅度小,200℃以后下降明显,证明在低温下催化剂表面起主要作用的是Br(?)nsted酸位,高温时催化剂表面起主要作用的是Lewis酸位。并且负载5wt%V2O5的催化剂的Lewis酸位含量和Br(?)nsted酸位含量比1wt%,3wt%的都高,催化活性也是较好的,证明酸性位的大小与催化剂活性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选择催化剂最佳比例,通过改变催化剂载体,制备不同的V2O5-WO3/TiO2、V2O5-WO3/TiNT、V2O5-WO3/Na2TiOSiO4 催化剂,通过 NH3-TPD,吡啶 FTIR,XR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进行了测试,从而考察不同载体的酸性强弱对钒基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大小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吡啶红外可以看出三种载体中Na2TiOSiO4的酸含量最多;XRD表明三种催化剂中V2O5-WO3/Na2TiOSiO4特征衍射峰最强;在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活性较好的是V2O5-WO3/Na2TiOSiO4。这可能是由于V2O5,WO3与Na2TiOSiO4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Na2TiOSiO4表面的酸含量多导致催化剂活性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