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赋能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担责行为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确定性(VUCA)时代,企业面对的商业环境越来越“瞬息万变”。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个人也逐渐具有了远超组织的信息与知识。此时,组织管理者们逐渐意识到,只有激发个体的力量,企业才能在以变革和颠覆为主旋律的时代成功制胜。企业希望员工不再局限于其角色内的职责和义务,更希望他们打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桎梏,多去尝试一些主动担责行为,以发起有益于组织发展的变革。主动担责作为一种兼具风险性与革新性的角色外行为,其发生不仅需要更多的资源输入作为诱发因素,还需要个体对行为后的资源增益有着积极的判断作为保障。已有研究证明,授权赋能型领导作为顺应时代变化而兴起的一种新型领导模式,可通过权力授予与能力提升等一系列的手段促进员工主动发起角色外行为。但目前学术界关于授权赋能型领导与员工主动担责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且很少有学者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去探索这两者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从资源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上级的授权赋能行为对下属员工主动担责行为的影响,并将心理可得性和差错反感文化这两个变量纳入到研究模型之中。本研究以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借助问卷调查法共收集了240份有效问卷,随后运用SPSS19.0、Mplus7.4这两种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授权赋能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下属员工的主动担责行为;第二,心理可得性部分中介了授权赋能型领导对下属员工主动担责行为的正向影响;第三,差错反感文化不仅会负向调节授权赋能型领导与下属员工心理可得性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会负向调节授权赋能型领导通过下属员工心理可得性对员工主动担责行为施加的正向影响。通过实证检验,本研究丰富了授权赋能型领导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心理可得性和资源保存理论的应用范围、促进了主动担责行为的本土化探索。同时本研究也为管理者和组织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管理建议,例如:完善人员甄选与培训机制,指引管理者正确、有效实施授权赋能型领导;提升员工的心理可得性,疏通主动担责的心理传导机制;减弱差错反感,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最后,在总结研究不足的前提下,本研究还对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了思考。
其他文献
以合成气(CO/CO2/H2)为原料,Cu-Zn基为催化剂,2-丁醇为溶剂,低温低压(443K,3.0MPa)下合成甲醇.醇溶剂参与反应,但并不被消耗,起到了助催化作用.考察了载体、稀土助剂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
常规的试验和理论计算不能有效地分析轴承的各类随机误差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滚动轴承可靠性虚拟试验方法.首先基于动态接触力学和显式动力学有限元算法,建立三
1引种准备1.1制定引种计划引种前要根据当地饲料、饲草、市场、交通及牛种适应性等情况制定引种计划,明确引入什么品种牛,引种后如何利用、发展等。1.2圈舍及草料准备引种前
引入模糊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相关知识,设计了一种ABC支持型QoS组播路由机制.该机制采用区间描述用户柔性QoS需求,使用边适合隶属函数来描述链路状态的不精确性,引入边带宽定价
泰国的汉语高考被命名为“PAT7.4”,即汉语专业能力倾向测试。泰国大学都把PAT7.4作为选拔汉语专业学生的重要参考标准,但是PAT7.4测试却没有规定的语法范围,使要考入汉语专业的学生遭遇了准备考语法内容的问题。泰国汉语高考(PAT7.4)与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都是一种汉语考试。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新HSK)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一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