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无”本体论在晋唐道教义理上的发展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与“无”是关于世界存在的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宇宙本原和本体的关切。道教义理的丰富和发展离不开对“有无”本体的哲学思辨。本文尝试从对“有无”本体在晋唐时期道教哲学上的发展历程的描述,来揭示道教义理在晋唐时期日趋系统思辨的演变过程。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先秦道家宇宙生成论和“有无”本体道论的提出。先秦道家是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老庄道论提出了道体“有无”问题,并使“有无”上升为哲学范畴,但此时的“有无”道论更多用于解释宇宙万物生成论问题,因而只具本原本根论意义。 第二部分,魏晋玄学“有无”本体论辩对道教本体论的影响。魏晋玄学是道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玄学“有无”本体论辩从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高度注释了道家典籍,使“有无”具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魏晋玄学对老庄道论的历史突破性解释凸现了“道”之有、无、本、原问题,促进了道教本体论哲学的建立,实现了道教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部分,道教哲学玄学化进程中的“有无”本体论。南北朝张湛、顾欢对“有无”道本体的论述,净化了玄学“有无”本体论,给重玄解脱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道教理论宗风的转变;宋文明、臧玄靖等关于“三一”体义及其大旨的论述,推进了玄学以来对认识主体及认识者自我存在和生命本原的了(?),开启了智慧升玄的大门,使道教理论与修行实践融合统一,为道教哲学思想的前进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四部分,重玄思辨对道教“有无”本体论的发展。隋唐道教以成玄英等为代表的重玄学,是道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重玄学通过对道、气、性、心多角度多层次的阐发,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有无”本体论,并建立了彰显心性的道教本体论哲学。同时在重玄思辨的方式下完成了对生存意识的构建。 在写作方法上,一方面,国内外关于道教哲学的资料很多,作者力图在考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料加以综合运用;另一方面,由于主题的原因,对影响道教义理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没有进行过多的铺陈,同时,为了突出道教义理本身的逻辑发展,对佛教与道教义理的关系着墨不多。 由于作者才疏学浅,本文不妥之处,敬请博雅师正,不胜感激。关键词:有无晋唐时期道教义理歹·
其他文献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作用广泛,其自身具有多向复合结构,经过各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最终形成为一种结构复杂但强度极高的结合体;从经济角度上说,混凝土成本相对
橡胶骨架材料广泛应用于子午线轮胎中,子午线轮胎骨架材料界面钢丝与橡胶的粘合性能是轮胎安全性能的保障,本文以橡胶钢丝试样为研究对象,以橡胶钢丝粘合机理为基础,采用较为完善的配方体系,利用密炼机、开炼机及平板硫化机等设备制备橡胶钢丝试样,利用无转子硫化仪、拉力试验机及动态疲劳试验机等设备测试数据,探究配方体系中硫化体系和补强体系对橡胶钢丝粘合性能的影响,不断完善配方体系,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相关结论如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关乎着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标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铜基底上制备了TiAlN/SiO2选择性吸收薄膜。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得到优化后的组合薄膜(铜基底),其吸收率可达0.92、发射率为0.06。在此组合膜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冲突频繁发生。人们借助网络发表意见、交流观点、聚合思想、维护权益,网络舆论日益成为
民生即国民的生计、生活。在我国历史上,历来就有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的说法,因此,保障与改善民生,追求民生幸福,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社会根基和不竭动力。
随着学术界对创业投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识到,只有将“风险投资”正名为“创业投资”,才能准确揭示创业投资的内涵,避免语言歧义和各种误解。然而,个别人士仍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我国高校思政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
<正>与我国不同,韩国对实用新型采用单独立法,并于1961年将实用新型法第一次纳入了韩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1999年以来,韩国通过多次修改本国的实用新型体制,试图摸索出一套
R语言是一种基于统计、运算和绘图的数据处理方式,其能够较为理想地进行大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设计基于R语言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当平台的用户请求层向技术层发送大数据处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