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废弃混凝土和废弃黏土砖生产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生产骨料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的粉料,这些粉料若不筛除,则会影响骨料使用性能,而筛除粉料不加以利用又容易引发粉尘污染。本文利用以上粉料制备再生混凝土粉和再生砖粉(统称:再生粉体)。在测定再生粉体粒度分布、化学成分等基本性能的基础上,将其作为掺合料取代水泥应用于混凝土中,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水泥胶砂试验,研究再生粉体掺量对水泥胶砂流动度和强度的影响,并得出再生粉体的活性指数。结果表明:胶砂流动度随再生粉体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再生混凝土粉掺量不大于10%或再生砖粉掺量不大于15%时,胶砂各龄期抗压强度与基准组差距较小;再生混凝土粉和再生砖粉28d活性指数分别为72%、78%。2、利用TAM Air微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高温灼热法分别测定水泥的水化热、水化产物、化学结合水量,研究再生粉体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粉可提高水泥水化早期放热速率,并将水泥水化的第二放热峰出现时间提前1.8h~3.3h;而再生砖粉对第二放热峰出现时间无影响,当掺量不大于10%时,放热速率与基准组相当,大于10%时,则会减缓放热速率;两种粉体都可降低水泥72h内水化放热总量和化学结合水量,但不改变水泥水化产物晶体类型。3、共设计18组混凝土配合比,考虑再生混凝土粉或再生砖粉单掺(掺量10%、15%、20%、30%)、再生混凝土粉与再生砖粉复掺(总掺量20%,比例7:3、5:5、3:7)、再生混凝土粉与再生砖粉分别与矿粉复掺(总掺量20%、30%、40%,比例均为1:1)对混凝土7d、28d、56d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粉体单掺或与矿粉复掺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当单掺掺量不大于15%、复掺掺量不大于30%时,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差距较小;再生混凝土粉与再生砖粉复掺时,复掺比例为3:7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其次是复掺比例7:3。4、通过压汞仪测定混凝土孔结构,并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探讨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关联性。结果表明:28d龄期的混凝土孔结构中20~100nm之间的孔径分布比例和平均孔径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关联性较大。5、研究再生粉体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并建立再生粉体混凝土碳化深度和碳化时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除再生混凝土粉单掺掺量30%外,其余单掺、复掺方案下的混凝土28d碳化深度都小于10mm,再生粉体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等级为T-IV级。再生粉体混凝土碳化深度和碳化时间满足X=aTb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