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蓝萼甲素(GLA)是由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var glaucocalyx(Maxim.)Hara 中分离提取出的一种活性成分,属于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是蓝萼甲素自身稳定性差,难溶于水,在机体内难以吸收,生物利用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蛋黄卵磷脂和胎牛血清作为载体制备蓝萼甲素纳米粒,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并研究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以期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萼甲素纳米粒中蓝萼甲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利用超声-沉淀的方法制备蓝萼甲素纳米粒,以纳米粒粒径和短期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考察稳定剂用量及比例、超声功率、制备温度等因素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的外观形态,超速离心法考察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形式,运用动态膜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特性。肿瘤细胞毒性研究中,以羟基喜树碱市售注射液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羟基喜树碱注射液、蓝萼甲素纳米粒、蓝萼甲素原药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其各自半数抑制浓度(IC50)。药效学研究中,进行了蓝萼甲素纳米粒(GLA-NPs)与蓝萼甲素溶液(GLA-Sol)对荷小鼠肝癌细胞(H22)ICR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的比较。结果建立了 HPLC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强,能准确测定蓝萼甲素的含量,在0.1-2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处方和工艺优化后,制得的GLA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粒子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较均匀,分散性良好,且相互之间无粘连。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43.3±2.9mn,多分散系数PDI为0.188±0.01,Zeta电位为-9.86±1.59mV,平均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4.57 ±2.8%和8.95±0.97%。在纳米粒中蓝萼甲素都是以分子无定形状态存在的。GLA-NPs的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蓝萼甲素溶液(GLA-Sol)体外释药的平均时间为4 h,累积释药量为92%左右,且存在突释现象;蓝萼甲素微米混悬液(GLA-CS)体外48 h内累积释药54%左右,释放不完全。蓝萼甲素纳米粒(GLA-NPs)在最初的1.5h存在小幅突释现象,之后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效果,48 h累积释药89%左右。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GLA-NPs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高于游离的蓝萼甲素溶液,在0.5-6μg.m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GLA-NPs对HepG-2细胞的IC50值明显低于蓝萼甲素溶液,显示出更强的抗肿瘤活性,GLA-NPs与GLA-Sol的IC50值分别为1.793和2.884。体内药效学实验中,采用的动物模型为H22荷瘤ICR小鼠,结果显示,GLA-NPs的瘤重抑瘤率为54.11%,而GLA-Sol的瘤重抑瘤率仅为36.02%。结论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构建了蓝萼甲素纳米粒,通过体外细胞学和体内药效学考察,证明其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背景和目的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除手术切除之外,临床药物治疗常以化疗为主。但化疗药物通常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其原因在于体内给药之后,药物除在肿瘤组织中分布外,在正常组织中也广泛分布。故而,化疗药物迫切需要一种能实现对肿瘤靶向给药的剂型。纳米混悬剂是一种近乎纯药物纳米微粒的给药系统,制备方法简单,载药量高,非常适合难溶性药物的纳米制备,并可对其表面进一步修饰而赋予肿瘤主动靶向等功能。叶酸受体(FR)在许多癌细胞如卵巢癌,肺癌,肾癌中高度表达,而在大多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故可利用叶酸为靶标,结合纳米混悬剂,制备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纳米给药系统,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对纳米混悬剂的成功制备,稳定剂的选择十分关键。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稳定剂cholesterol-mPEG1000,尝试将脂溶性抗肿瘤药物多烯紫杉醇常制备成高载药量的纳米混悬剂,以期实现肿瘤被动靶向该药;另外,设计合成cholesterol-PEG1000-FA,借助于高载药的纳米混悬剂,以期实现肿瘤主动靶向给药。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烯紫杉醇纳米混悬剂中多烯紫杉醇含量的方法。利用超声沉淀-高压均质的方法制备多烯紫杉醇纳米混悬剂,以纳米粒粒径作为评价指标,考察高压均质的压力和次数对纳米粒制备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粒子的外观形态,运用动态膜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特性。肿瘤细胞毒性研究中,以自制的多烯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多烯紫杉醇溶液(DTX-Sol)、多烯紫杉醇纳米混悬剂(DTX-Nps)、多烯紫杉醇叶酸修饰纳米混悬剂(DTX-FA-Nps)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其各自半数抑制浓度(IC50)。药效学研究中,进行了 DTX-Sol、DTX-Nps、DTX-FA-Nps对4T1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的比较。以DiR为荧光染料,应用活体成像技术考察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灵敏,能准确测定多烯紫杉醇的含量,在1.562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纳米粒制备工艺,得到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粒子呈球形或类球形,分布较均匀。DTX-Nps和DTX-FA-Np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8.8±3.1 nm和275.2±3.7 nm,多分散系数PDI分别为 0.118±0.018 和 0.124±0.021,Zeta 电位分别为-17.0±2.21 mV 和-14.6 ±1.57mV。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DTX-Sol释药相对较快,48 h时的累积释放率为60.21%,而DTX-Nps和DTX-FA-Nps的释放速度稍慢,48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6.3%和31.47%,两者的释放几乎不存在突释现象,释放行为也比较接近。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DTX-Sol、DTX-Nps、DTX-FA-Nps对4T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依次升高,其IC50值分别为0.5437、0.1926、0.1017 μg/mL。体内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在给药剂量为10mg/kg时,DTX-Nps和DTX-FA-Nps的瘤重抑瘤率分别为66.19%和74.83%,而DTX-Sol的抑瘤率仅为47.22%。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进一步验证了 DTX-FA-Nps的肿瘤靶向性,其在肿瘤部位的分布较其他给药组高。结论综上所述,本课题成功构建了多烯紫杉醇叶酸靶向高载药纳米混悬剂,证明其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肿瘤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