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xiaobait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论文《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一以六苴、郝家河矿床为例》,依托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项目“云南省大姚县六苴铜矿小河-石门坎矿段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453001)与“云南省牟定县郝家河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653098)选题。以六苴、郝家河床为研究对象,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矿区构造演化及控矿规律。对比了不同矿床、不同层位、含矿层不同位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研究成矿流体的性质。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讨论含矿层浅、紫色砂岩的形成、金属矿物及元素分带机理,借鉴砂岩型铀矿床研究成果,提出“紫化聚铜”成矿模式。采用钻孔地球化学方法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结合地表地球化学勘查及地质综合分析,对研究区铜矿床深部及外围进行找矿预测,取得良好找矿效果。1、阐述了“牟定斜坡”与楚雄盆地弧形砂岩铜矿带的空间关系。认为“牟定斜坡”沉积环境有利于铜质预富集。其构造作用控制砂岩型铜矿床的形成。2、详细厘定了矿区出露地层的划分标志及依据。含矿层(K2ml1、K2mx2)以浅色砂岩为主,顶、底均以灰紫色含砾中-粗粒砂岩为其特征标志。3、总结了构造演化及控矿规律。早期近东西向挤压形成的近南北向压扭性构造促进了铜的活化、迁移。晚期的构造活动改造,使铜矿体加富。后期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破坏矿体,将其向全浅带一侧错动。4、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含矿层砂岩经历了两种流(气)体活动过程:①还原性气(液)作用下砂岩褪色(砂岩由紫变浅);②从紫色砂岩一侧进入的含氧层间流体。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矿流体具低盐度,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从紫色砂岩一侧进入,向浅色砂岩一侧运移。提出“紫化聚铜”成矿模式。5、采用钻孔地球化学方法建立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结合地表地球化学勘查及地质综合分析,圈定郝家河A、B、C三区,郝家河-老虎硐铜矿带,六苴石门坎NW侧,簸箕背斜、大雪山背斜倾没端等找矿预测区,部分已得到工程验证。
其他文献
室内测定了五种杀虫剂对人工饲养的抗性棉铃虫雌、雄成虫的毒力,雌、雄成虫之间毒力差别不显著。用分属5类的14种杀虫剂对棉铃虫成虫(雌:雄=1:1)进行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各类药剂间差异较
一、2013年中国企业涉诉案件的立案、应诉和裁决情况(一)美国337调查立案数量以及涉及中国企业的调查数量在过去的13年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受理的337调查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辐射小鼠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水提取-乙醇沉淀法制备枸杞多糖,并制成0.8%的饲料,给予受试小鼠(枸杞多糖组).正常对照组
6月中旬,在一些个体防护装备的专业微信群中,有人议论了这样一件事。随着7月的迫近,有口罩生产企业负责人却为一项标准的实施而纠结不已。原来,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626—2019
本文将成熟的油藏描述技术引入新区油气勘探早期阶段,针对涠洲11-4N油藏的地质特点和测试成果,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时代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为数据新闻的出现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和基础。数据新闻是新闻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时代产物。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对GB38453—2019《防护服装隔热服》的编制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