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干流流域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大量河滩地、湿地被开发成农田,导致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致使辽河干流河岸带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遏制辽河干流生态恶化趋势,2010年3月辽宁省划定覆盖辽河干流全河段的辽河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河岸带生态实施全面修复。 论文基于以上背景,在对流域河岸带生态修复方法及效果评估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监测数据综合评价辽河干流河岸带生态修复效果。论文以辽河干流河岸带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内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状况变化情势;对研究区生态修复效果实施遥感监测,在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ERDAS软件分析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趋势;借助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对河段尺度下的河岸植物群落、土壤基质、土壤养分特征和土壤抗剪切强度等特征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区生态修复实施效果。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目前处于植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初级阶段,生物种类和数量得到快速增加,食物链开始多样化,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稳定;②流域尺度下,植被不断恢复,裸地面积不断减少,植被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尤其辽河干流两岸植被覆盖度提升效果明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③河段尺度下,植被类型逐渐丰富,土壤状况恢复良好,提供了河岸带生态系统演替的物质基础,增加了河岸带结构力学的稳定性,增强了河岸带抵抗水土流失的能力,提高了河岸带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