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人口日益膨胀以及工农业的发展,水污染带来的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研究出经济高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是目前环保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各种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终选择了离子交换树脂法作为最终处理方法,并筛选出大孔弱酸丙烯酸性阳离子树脂D113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静态和动态脱除氨氮影响试验,并结合红外光谱法、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对其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果表明:选用D001、001×7和D113三种树脂对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氨氮脱除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D113树脂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树脂用量、温度、pH值和时间等四个因素对D113树脂脱除氨氮试验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树脂用量达到4g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0%(<15mg·L-1)以上,符合工业废水氨氮废水排放一级标准;树脂处理氨氮废水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为10分钟,此时树脂静态饱和离子容量Q=3.42mg/g树脂;树脂对氨氮的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该过程为吸热反应;pH值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但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不大;采用NaOH、NaCl、H2SO4和HCl等四种解吸剂对树脂进行静态解吸试验考察,结果表明NaCl解吸效果较好且运行成本较低;研究树脂静态脱除氨氮过程的交换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说明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氨氮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树脂去除氨氮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模型方程,主控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与液膜扩散控制协同控制;考察废水流速、废水浓度以及解吸液流速和解吸液浓度等因素对动态交换、解吸以及穿透曲线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速率增加,穿透点的处理水量下降,即穿透时间加快;废水浓度增加,穿透点的处理水量下降,穿透时间加快;采用3.06BV/h流速条件处理氨氮浓度为160mg·L-1的稀土冶炼废水,当穿透点C/Co=0.1时,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为2.02mg·g-1,离子交换柱处理水量为93BV后泄露,有效运行时间为30.4h。
其他文献
当前,工业化发展使得化石能源消耗殆尽,寻找替代能源及维持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能源发展的关键。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其工作性能稳定、结构简单
中国是景观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然而这种特质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在自然与文化的视野下,对国土景观有整体和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01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观察组50例
建筑景观展示是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韩城党家村为例,运用可视性色谱图理论首先对党家村现状建筑景观展示路线的可视性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城区下垫面类型与格局的改变,进而影响着城市环境健康与微气候,这在中国夏季高温干燥的京津冀地区尤为突出。研究以河北省隆尧县为例,基于CFD软件对城区景观
以风景园林主观感受评价的数字量化为核心,阐述了作者提出的风景园林主观感受经由风景园林客观环境信息转译得到的原理:风景园林感受可以理解为风景园林客观环境信息被接收、
<正>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m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美国肾脏病资料库1996年的统计表明,在终末期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