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并促进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为全体公民,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策略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学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攻坚阶段,社区作为最基本的居民生活聚集地和重要的生态文明教育阵地,其生态文明教育功能有待开发和完善。北京市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特别制定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或“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参与主体包含政府、企业和公众。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是《行动计划》落实的必要条件,其核心在于提高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的主体性。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等理念入手,通过研究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的现状,提出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的教育策略,为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整体布局提供借鉴。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论和公众参与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生态文明教育主体性概念,为问卷调查奠定理论前提。然后以生态文明教育主体性为切入点,以研究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为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围绕四个维度即:北京社区居民对《行动计划》的知晓度和关注度、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的主体性、北京社区居民环境满意度、北京市及社区开展“行动计划”宣传教育活动情况,对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了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进一步对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终主要根据以上研究结论,从以下六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北京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的教育策略:积极借鉴国外环境教育策略;发挥政府生态文明教育主导作用,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行动计划”主体性;加强《行动计划》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度;开展体验式绿色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能动性;发挥环保组织作用,拓展生态文明教育途径;针对个体差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