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世界性难题,光催化技术是解决这两大难题最理想的途径之一。当前大多数半导体如TiO2、ZnO等,由于其光响应范围窄和量子效率低的因素,使其难以获得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此,拓宽光催化剂的光吸收和提高光催化效率是光催化技术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离子掺杂、染料敏化、量子点敏化、贵金属负载以及半导体复合一直是构建高效光催化剂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光吸收的拓宽主要集中在可见区,而还有一大部分分布在近红外区域的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探索近红外吸收的光催化材料和近红外区光催化作用原理,无疑是对于发展新型光催化剂和推动光催化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本论文探索了具有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吸收(NIR-SPR)的硫化亚铜量子点的制备,通过调节油胺和油酸的比例来调节等离子吸收范围,对其近红外吸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硫化亚铜量子点复合二氧化钛(001)的光催化还原二氧碳活性;制备了硫化亚铜量子点敏化氧化锌阵列,对其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进行表征,拓宽了硫化亚铜量子点在器件的应用。论文主要得到以下创新结果和结论。(1)通过热注射法,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在油胺与油酸比例为一时,得到的硫化亚铜量子点近红外等离子共振吸收最强;(2)在乙醇中超声硫化亚铜量子点与二氧化钛(001)得到复合物,通过滤红外,可见光、全波段条件下的光催化二氧化钛还原活性,说明是硫化亚铜的近红外等离子吸收产生热电子转移到二氧化钛导带上,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在全波段光照下,当硫化亚铜量子点含量在百分之三时,复合物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活性最好,产CH4速率是纯的TiO2(001)的近三倍。(3)通过表面配体交换法,得到水溶性的硫化亚铜量子点,通过超声静电自组装敏化在氧化锌纳米棒阵列上,得到敏化材料,在全波段条件下,其光催化还原CO2活性相对于纯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提高了 9.6倍,相对于以上的简单复合,敏化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活性提高倍数更高,通过静电自组装法,硫化亚铜量子点的近红外表面等离子吸收产生的热电子更好的注入到氧化锌导带上,从而发生还原反应。这些研究对我们理解硫化亚铜的近红外等离子吸收影响因素有一个基本认识,了解硫化亚铜量子点的近红外吸收应用与光催化及提高光催化效率的原因,丰富了硫化亚铜的应用,对拓宽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至近红外区域的研究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丰富了光催化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