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发病时间早、治愈难度大,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的异常与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病理机制密切相关,然而其潜在的结构代谢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创新性地利用了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双模态方法,分别探究了强迫症CSCT环路中背侧前扣带回(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dACC)、丘脑及其主要纤维束丘脑前辐射(anterior thalamic radiation,ATR)的白质结构和代谢的变化以及两者的耦合关系,旨在为强迫症病理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见解。同时我们也研究了各项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与强迫症临床量表耶鲁-布朗强迫标准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中思维项、动作项和总分之间的关系,发掘其临床意义。在强迫症的dACC的双模态研究中,我们利用MRS得到dACC中重要代谢物的浓度信息,使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DTI分析得到FA,之后进行了代谢浓度与FA的组间差异分析,同时探究了代谢浓度与FA的相关性,以及FA与临床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强迫症患者组dACC的胆碱(choline,Cho)相对浓度与FA呈正相关(r=0.530,p=0.042)。强迫症患者组的dACC的FA与Y-BOCS总分(r=0.540,p=0.038)和Y-BOCS强迫行为评分(r=0.667,p=0.007)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背侧前扣带回在强迫症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强迫症丘脑神经细胞代谢与丘脑前辐射纤维结构的双模态研究中,我们利用MRS得到双侧丘脑中重要代谢物的浓度信息,使用弥散张量纤维追踪的方法重构了大脑双侧丘脑前辐射纤维,并得到平均FA、总体积、纤维长度和纤维数量等ATR的结构特征参数。我们进行了上述参数的组间比较,同时分析了代谢物浓度与纤维束结构参数的相关性,以及FA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右丘脑的Cho浓度显著升高(t=2.192,p=0.038),患者大脑右侧ATR的平均纤维长度与右侧丘脑Cho的相对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768,p=0.002),强迫症患者右侧ATR纤维束的平均FA值和患者的Y-BOCS总分(r=0.413,p=0.036)以及Y-BOCS强迫行为评分(r=0.430,p=0.028)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了强迫症患者大脑右侧丘脑代谢和ATR结构改变存在耦合关系,且与其病理机制存在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