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中国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现状,包括疾病的认知、诊断、治疗和随访四个方面;分析医师的实际操作与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间的差距,为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加深泌尿科医师对BPH的认识,规范医疗行为,改善BPH患者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中国泌尿科医师调查问卷(见附录),分别对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5100名泌尿科医师进行调查,有效问卷数4774份,内容包括医师基本信息和对BPH患者的诊疗,并以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为评价标准,对医师的诊疗进行评价。以Epidata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和SAS9.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方差分析、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两水平logistic统计模型分析。结果:1.BPH疾病的认识:泌尿科医师对BPH疾病进展性、临床进展表现、风险预测因素的认知符合率分别为97.6%、43.4%、10.2%。2.BPH患者的初始评估:93.4%的泌尿科医师采用直肠指诊、92.3%采用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波检查、92.4%采用残余尿量测定、89.2%采用尿流率测定,88.5%采用IPSS,78.6%采用血清PSA,72.8%采用尿液分析,68.1%采用生活质量,但指南符合率仅20.2%。3.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泌尿科医师能够较好的掌握BPH外科治疗适应症,药物联合治疗次之,而观察等待较低;93.4%的泌尿科医师认为5-α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进展风险,在评价药物缩小前列腺体积疗效方面给以较高的评分;药物治疗中,以5-Q还原酶抑制剂+a-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为主;联合治疗过程中需要停用一种药物时,85.0%的医师会停用α-受体阻滞剂,其中67.7%的医师会在用药6个月后停用;泌尿科医师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72.4%)、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19.8%),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使用较少。4.BPH患者的随访: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随访临床检查符合率分别为7.8%、8.4%、44.8%,IPSS检查漏选率分别为48.3%、50.7%、25.1%,IPSS检查总漏选率为66.9%。5.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医师区域、教育背景、医院级别对初始评估方法与指南的符合率有影响;医师区域、年龄、性别、医院级别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影响;泌尿科医师各因素对患者随访IPSS检查的选择均无影响。6.两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控制地区差异后,医师教育背景、医院级别对疾病诊断符合率有影响;医师年龄、医院级别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影响;医师各因素对患者随访IPSS检查选择无影响。结论:泌尿科医师对BPH疾病的认识、初始评估、治疗、随访与《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推荐的诊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泌尿科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存在地区差异,并受医师的年龄、教育背景和所在医院级别有关。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指南,可规范医师对BPH患者的诊疗,提高诊疗水平;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南的更新和修订提供依据。